第147页

船舱里早有人久候。

“十七殿下,一别十余载,您还是这样淘气。”黑衣壮汉缓缓将草帘卷起来,里面有一三十如许的清瘦男子举步迎出来。

永嗔定睛看他,扶着太子哥哥入了船舱,也笑道:“十余载不见,你却是老了许多。上次见面时,你还是翩翩少年郎呢——鹤草。”

原来这反、贼头子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假扮佛门子弟,帮永嗔骗皇太后的鹤草。

永嗔年幼之时,皇太后从五台山归来,却是偏帮德妃,无故责罚永嗔生母。当初永嗔见了淑妃膝盖上斑驳的瘀伤,气愤难抑。因知道皇太后信佛,便与自己出宫游玩时在天桥上认识的“社会人士”密谋,起了“鹤草”这个名字,编了鹤草幼时多病后来有仙鹤衔仙草来救的故事,以镜子反射的佛光,借鹤草之后,赚得皇太后才回京都又感知到“佛祖召唤”,没留几日便又起驾往五台山去了。

这事儿当初让景隆帝发了好大脾气,一则为永嗔胆大包天,不尊亲长;二则为永嗔找的这鹤草,乃是个十足的反、贼。不过当初永嗔与鹤草何等机灵,早在景隆帝查处之前,鹤草便溜出京都,不见人影了。

而皇太后被永嗔一坑十数年,至今仍在五台山虔诚侍佛。

说不得真是诚心感动了佛祖,已是七十余岁的人了,身康体健,从五台山传回来的奏报上看,竟比景隆帝还要康健些。

如今的鹤草,却与少年时的面容大不相同了。少年时的他,面容清俊,让人望之便生好感,否则皇太后也不会那么容易相信他。如今的鹤草,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左脸上从额角一路横劈到下巴右侧的一道刀疤。这疤痕触目惊心,可以想见当日挥刀之人若是力气再加上一分,此刻的鹤草便是已被削去了一半脑袋的死人了。

鹤草听了永嗔的话,自然知道他指的什么,微微一笑。他少年时微笑起来,清俊宜人,此刻却是刀疤扭曲,骇人到了极点。唯一能依稀认出往日风采的,那是那随着年岁渐渐醇厚了的嗓音,“拜你的好十六哥所赐。倒是要找个机会当面谢他。”

一旁听着的太子永湛忽然开口问道:“你与山东张九龙是什么关系?”

这张九龙,就是数年前在山东平县作乱,杀了蔡老师傅独子并儿媳的反、贼,后被十六皇子永沂带兵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