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烧点纸钱吧。”我已经背起书包,把雨伞抓在手上。
“人都死了还要什么钱。”爸一边擦桌子,一边举起手挥了挥,像是赶我出门,也像在说算了。
算了。人死了还要什么钱。你看过一只被宰杀的鸡羊要什么虫草饲料吗?外头果然刮着我意料中的强风浪雨。雨伞是不管用的,这风已不是从特定的方向扫来,有特定的防备向度,它来自上下四方,八荒九垓。
八荒九垓。我心头突然冒出这句话。从翻花的雨伞的边缘,躲闪的可以看到海,狂风浪雨在那处似乎显得更猛更强。那是太平洋,我们的八荒九垓。这不是文学性的形容词,是我们现实的、迎面的张望。
常常,现实和真实,在这里我会弄混淆。更实是一种存在,像太平洋的存在,实心的;现实是抽像的社会性概念,必须面对的压迫。不知道这样的解释对不对,但这种分别是必要的。真实是人死了不再会需要钱,现实是人死了还要什么钱。季风是一种真实,翻花的雨伞和潮湿是现实。但它们同时存在,分别是必要的,却也没有意义。
真的是没意义。原应该让我挡风遮雨的雨伞毫无作用,走到车站,不例外的,我身上的衣服全被打湿。这常让我有种演电影的逼真感,那种主角落难,或逢遭挫折衬上配乐加上柔焦的浪漫镜头。只是,角色不只我一个。亭子里,一男一女已经在里头先占去背风的位置。女的何美瑛我知道,她爸是有名的好睹,不管麻将牌还是扑克牌,只要一屁股坐下不输干了绝不会站起来,还曾闹出脱裤子抵押的笑话。
她妈在茶室上班,一张脸老是涂得像在演歌仔戏,她姐姐听说在酒家上班,大肥枝嘴巴里那种“不得了”的,她底下还有一个妹妹在读国一,十来岁就懂得跷家。他们鱼目混珠在下坡的人家中,其实也不算太触目,只是点缀。
村子里处处是传奇,像阿旺那种和死了丈夫拖瓶带罐的妇人同居,也不算故事。
起码我就知道海仔的妹妹在日本是在赚的,下坡修车的高明家好本事买了一间七百万的房子,据说是他在台北让人包的姐姐出的钱,还有隔壁邻阿火的儿子学人家吸那些有没有的倒霉被警察抓到,现在人还在勒戒所里,还有——太多了,我讲不完。
小说电影老喜欢将这种柴米油盐的生活描述得大惊小怪,充满戏剧性的夸张,然而生活究竟只是生活,套上一堆文学或社会学的形容词,还是生活,而且平常。
像何美瑛家的,像我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