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我真的回家了…真的回到家。
临江仙 之五十四
萧山长收了珞哥儿。
“翰林。有机会入阁拜相。”仙风道骨的萧山长眼皮都不抬,无视珞哥儿的紧张,“不过你跟你哥儿们多学学,别太认真,成了酸腐…但不要学他们尽走旁门左道。两个奸滑的东西!心眼贼多,全不走正途!”萧山长瞥了他一眼,“让我逮到你帮这这两个坏胚子抓刀作弊…连坐!”“唉?”璎哥儿抗议了,“山长大人,这个作弊不可能,但是抓刀的定义还是得确定一下吧?所谓教学相长,所谓相互切磋…”璎哥儿用脸迎接了礼记。萧山长拂袖,“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底打什么鬼主意!又懒得背书是吧?找个好弟弟帮着查典故背重点是吧?谢子琯,不要以为你在我背后偷笑就看不到了…你也想学你那没出息的哥哥靠孔孟两本打天下?美得你!回去把礼记抄三遍,十天后交!谢子璎你不用笑,你们俩该抄的一样多!”…跟、跟传说中的三元及第郎、天下第一才子的形象…实在差太多了。“习惯就好。”琯哥儿安慰他,“其实呢,山长顶多扔策论到脸上,只有二哥才有那个本事让山长扔四书五经…”“…琯哥儿,你又想让脑袋开开窍?”璎哥儿恶声,“十八般武器随你选,你挑!”和珞哥儿一起长大的堂兄弟虽然会互相调侃,但家风严谨,全都是书香门第的斯文书生。几时见过如此剽悍卷袖子霍拳头的“兄弟”…让他感觉很复杂的二哥,还有乱揉人头发的坏习惯,总是小珞小珞的叫,彻底把他当小孩子。应该不亲的庶五弟,却会在二哥开玩笑的欺负他时,总是护着他。“你这小子喜新厌旧。啧啧…”璎哥儿摇头。
“二哥你多读点书吧!‘喜新厌旧’是这样用的吗?!”但是“以文会友”的跑关系时,又一定会把他带上,两个都热情无比的说,“我四弟。”“我四哥。”原本以为会艰难无比的人际关系开拓,就这样轻轻松松,毫无窒碍的打入京城勋贵文人圈。
琯哥儿特别护着他,很明白他不善交际,提点着要怎么圆滑不得罪人的和这些京城贵公子们来往,可能成为主考官的大人们喜好和禁忌,特别的,护着他。想不明白。但他不是个不识好歹,不知感恩的人。祖母讲究礼法,强调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但呈现出来的顶多就是服色上该滚几条边,姑娘们的衣服绣花多几蕊或少几蕊。
而且长幼有序还在嫡庶有别之前。因为都是谢家子孙。潜移默化之下,他对嫡庶没有太大的个人喜恶。但这个比他小一岁的庶弟如此相护,他也愿意投桃报李,学着二哥那样相友善。
连他那陌生的爹,都会在他们哥们用功的时候,踱进来看看,有那么一点不好意思的强作镇静,特别指点他的功课…虽然他比二哥和五弟都强很多很多。…或许回家也没有那么不对。他回到家了。
他不知道,琯哥儿看着他的时候,就会想起一个人,和他长相气质很类似的人。那个冷冰冰的三哥。
祖父母来京几天,他就被山长毫不留情的踢出书院。“既然是我关门弟子,白占一个学生名额作甚?滚回去一家团圆!”一家团圆?嗯,现在这个家的确像是个家了…祖父母虽然不很热情,待他还是很和蔼的,嫡母没得兴风作浪,三天五日就去上香兼散心,要不就到处和合脾气的夫人打马吊串门子。二嫂一直待他那么好,当家以后他的日子轻松了,这个家终于名符其实。
但还是少了一个人。那个他曾经有点害怕、待他那么冷淡,连话都不跟他讲的…三哥。
可没有三哥暗地里的帮助,他不会有任何开始,连二哥想教他旁门左道都不会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