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太太喝了一杯茶,苦笑说:“我嫁入齐家,连生二子一女,还以为好日子就来了,没想到最出色的桁尔沉江,桁宜又不争气,桁山娶了媳妇后,什么都听媳妇的,真是,唉……二媳妇你看看,哪户人家明明有儿子,却让老人家守岁?还叫我们别太辛苦,那你倒是自己来啊。”
“婆婆吃点苹果糖,别气了,这是媳妇托了熟客去显州买回来的,那里的苹果又大又甜,做出来的糖也特别香,您尝尝。”
齐太太虽然生气,但也不忍心拂逆二媳妇的好意,毕竟她可是现在晚辈中唯一留下来陪守岁的,别的不说,心意至少到了。
于是她伸手拿起一颗琥珀似的苹果糖放入嘴巴,一入口,便感觉到苹果的甜香,比吃鲜果更浓郁,心情一下好了起来,“这糖倒真的不错,你居然知道我的口味。”
孟翠栩微笑,“跟沈嬷嬷打听过了。”
这糖其实是齐桁尔买的,儿子买给母亲,哪会买不准,那车礼物中真的人人有分,她统一来源都是“酒楼的熟客帮忙买的”。
三人吃着点心,聊些生意上的事,大约过了一炷香时间,几个奶娘纷纷遣人来报,少爷跟小姐睡下了。
听到孙子孙女的消息,两老人家脸色稍霁,齐太太道:“还好家里孩子多,也长得快,不然真要被那两兄弟气死。”
“婆婆多想想襄哥儿聪明,镇哥儿活泼,就不会那么气了。”
齐太太果然笑了出来,“就你会说,襄哥儿真的是有前途的,学什么都快,重点是他不会坐不住,才三岁多,一学两个时辰,真的不容易,镇哥儿嘛,看着哥哥学就要学,虽然是凑热闹,但也不是坏事,我就盼这两兄弟好好长大,把齐家扶持起来。”
“两位哥儿肯定不会辜负婆婆期望的。”
“但我又担心了,我孙子这么优秀,将来哪家的闺女配得上,万一娶进蠢钝的,那可怎么办。”
孟翠栩想起齐桁尔的交代,大着胆子问:“媳妇大胆,婆婆的娘家兄弟姊妹,可有没落的?”
“好过的不多,大部分撑着面子,少部分是真的连面子都不要了,你问这做什么?”
“婆婆可从擦着面子跟面子都不要的亲戚中找出四五岁的女孩,挑聪明些,直接带回怡然园,由婆婆亲自教导,将来长大就给襄哥儿当正妻,知根知底,不怕委屈襄哥儿。”
齐太太皱眉,“襄哥儿的正妻我想挑个门当户对的。”
孟翠栩委婉提醒她,“大嫂也是门当户对。”但脑子却不好。
齐太太心想也是,她两个家世好的媳妇在大年夜都带着丈夫跑了,只顾着自己想休息,留下两老守岁。
柳氏很能生,但却没有当太太的智慧,整天只想着把齐家的银子搬回娘家,还以为人家都看不出来,二媳妇没说错,门当户对又怎么样了?三媳妇门户还高呢,户部许大人的女儿,结果呢,为了两盘菜跟她闹得不可开交,许太太还上门给这庶女争面子,她都快烦死了,后来是二媳妇主动说霞蔚院恢复成六个菜,许氏这才消停。
看看,门当户对的媳妇很笨,门户更高的媳妇很贪,反而是这个门户很低的旁支女最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