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七岁的少女,正是容颜最好的时候,谁不想一睹芳颜,再者,十两金子就能让昔日的官家千金给自己倒酒,弹琴,说来也挺值得一去的。

替霍小玉张罗的「母亲」,是郑氏昔日在青楼的丫头,叫做福气,后来跟了个姓杨的猪肉贩子,日子十分美满,没想到丈夫却在大路上被官家的马车撞死,正妻连同儿子把她母女俩赶出门,愁云惨雾了一年多,存银渐空,正不知道该怎么养女儿,霍小玉却找上门来。

福气虽然没做过小凤居,但在青楼服侍姑娘久了,张罗起来也十分得心应手。

既然姑娘只陪酒,在庭院挑选上就特别讲究一些,院子得大,得有凉亭,有花台,请匠人把庭院花草重新梳理过,干涸的池塘也重新活起水来,让院子看起来花盛叶茂。

福气忙,霍小玉也没闲着,重新订制了一批衣服鞋袜,请琴师量手作琴,胭脂水粉也请以前熟悉的老师傅重新做。

进了醇酒,精茶,上好的薰香,城里有名的糕点也都买了几样备着,另外再请了厨娘,粗婆子,这便准备得差不多。

美貌,善琴,能论,加上官家之女的身分,名气一下子打开了。

京城的小凤居虽多,可没哪间姑娘能跟她比。

随之而来的,就是霍家的气急败坏—— 见过霍小玉的人不少,她跟几个嫡庶姊姊,眉眼之间十分相似,众人都了解「郑氏行为不端」只是藉口,她货真价实是霍大人的女儿,只是,谁又去管人家家里事,被新任家主扫地出门,只能说郑氏当年欺人太甚,没给自己留下余地。

只是谁也没想到,她的女儿会在几年后做起小凤居的生意,这下换霍家傻眼了,装死装不过,但上门要这庶妹收起生意也奇怪,毕竟都以那样难听的理由将她们扫出门,总不能又说「我们霍家女儿不能这样抛头露面」吧。

朝廷的姻亲关系千丝万缕,有些跟霍家有过节的,会故意上门让她倒酒,布菜,再找机会跟霍家几个男丁说,「那个霍小玉,还挺不错」。

霍小玉也是故意的性子,知道客人跟霍家过不去,就会说些霍家的私事—— 哪个大宅没丑事,丑事可以瞒得过外人,却瞒不过墙内的人。

三房梅姨娘来投靠的弟弟,原来不是弟弟,是定过亲的邻家哥哥。

霍四太太的亲弟因为考试之故,从旬州到京城,暂住在霍家客院,两个多月后,却被嬷嬷发现他与四房新姨娘互传书信,四老爷当天就把新姨娘送给拉车的乔老头,连带四太太被打了个屁股开花—— 四房舅老爷当年说因为家中有急事,所以赶回旬州,那都是假的,他不回旬州,难道等四老爷拿棍子打他吗?

大太太齐氏当媳妇时,老怨恨婆婆偏心二房,居然在初一十五的祠堂奉茶里加了香灰,被罚跪写一千遍的女诫,自己懒,让奶娘的女儿代写,霍家老爷直接把她关祠堂,大太太在祠堂住了八个月,把万遍女诫抄完,这才终于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