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五两国舅爷 陈毓华 995 字 1个月前

他哪舍得把女儿送到清苦孤寂的家庙去,年复一年,终老一生?

可出去了,这一家子怎麽生活?

这活生生又严峻的问题横亘在眼前,想想都得怪他,当铺生意不差,他手边却没能存下一星半点的银子,是他没用。

「爹如果是担心银子,这倒不怕,女儿有钱,何况咱们一家人同心,不怕日子过不下去。」她伏幼可不是真的十五岁少女,她多活的那一辈子是活到七十几岁,心里可是有算计和精明的。

「我赞成妹妹,祖母既然要咱们走,谁稀罕了一直继续忍气吞声的住在这,我年轻力壮,就算出去扛大包也能养活爹娘和妹妹,再说这回咱们忍了,祖母只会把我们大房瞧得更扁,更不当回事,日子不会变好,只会越来越糟心。」

从小到大,伏观对祖母的感觉就是一个心偏到胳肢窝的老人,祖父还在时,凡事还愿意讲理,年纪大了後,独断习惯,越发糊涂,近些年根本是被二叔父牵着鼻子走。

父亲的服从忠厚、一心为家族打拚在祖母眼里就是懦弱呆板好使唤,是免费的长工,娘的温柔贤淑更是让其成为无偿的管家下人,祖母这回动脑筋动到妹妹身上,爹娘虽然不满意男方,可拗不过祖母,勉强应了这门亲,结果出了事,错仍在他们身上,下一回说不定歪脑筋就打到他身上了。

一想到二婶娘和祖母的嘴脸,他就起一身鸡皮疙瘩。

他可不想娶二婶娘娘家亲戚的任何一个女子。

家里已经有两个老钱家的奇葩,真的无须赌上他的人生再见证一个。

伏临门可不懂儿子心思,他瞅着面色清明、表情镇静的伏幼,叹气道:「你那点小钱能顶什麽用,还是自己留着买胭脂水粉,银钱的事,爹来设法。」

看着自家妻小那复杂的表情,身为一家之主的伏临门哪里不明白娘子和孩子在这个家里受了多少憋屈?

瞧着他们在听到他的话後,脸上的欢喜大大地掩盖过对未知的害怕恐惧,他想,也许出去独立过日子,对他们大房来说未必是件坏事。

他考虑得多,并不是担心旁人说话难听,说到底是不愿断了兄弟情分。

也罢!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他是家中长子,当年答应爹要把门户支应起来,他做到了,这些年孩子的娘跟着他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他是该自私一回,替自己家人打算了。

伏临门环顾家人们一圈,道:「既然你们都觉得搬出去好,那就搬吧!你们赶紧收拾收拾,我去找房子。」还有,得先去借点钱来应应急了。

伏幼回自己的屋里後,并没有忙着打包行李。

她的院子不算大,屋里布置得也简单,外屋摆着一张圆桌,几张绣凳,珠帘子隔出来的里屋除了一张贴皮子的包镶床外,还有一张梳妆台连着衣柜,角落用屏风隔了个小间,里面摆了浴桶和恭桶。

她是伏府的大姑娘,按例有四个大丫鬟,原主待这些丫鬟如何、亲不亲近她不知道,也没打算要追究,她让其中一个丫鬟去把院子所有的下人都集合起来,一等众人安静下来便简单扼要的说出大房要出府的决定,问谁愿意跟着出去,如果不愿意,也不勉强。

不能为她所用,她们的後续自然就不用她操心。

这段时日她看得出来,她院子里的丫鬟仆妇婆子都是伏老太太那边安排过来的人,说起来就是她那个亲娘的不是了,还是当家主母呢,却连安排个人给女儿的权力都没有,再说了,这个原主也活该,日子不知道怎麽过的,身边竟然连一个心腹都没有。

用膝盖想也知道,不会有人要随她离开伏府的。

所谓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这些人以前跟着她,也许觉得往後的日子还有奔头,毕竟她那时还挂着大姑娘的名头,如今她成了寡妇,他们这一房又要离开伏府—— 伏府或许不怎麽样,老太太素日里严苛,月银也不丰厚,除了几个忠心耿耿的有油水,其他人别想有什麽好处,可无论如何,伏府还是这些人待习惯的舒适圈,她们没有陪着她去外头吃苦受罪的道理。

在这些下人眼中的大姑娘,就是个心中没主意的主儿,召她们说话向来不曾有过,一开始许多人都是漫不经心的听着,没往心里去,可慢慢听出味儿了,也察觉到大姑娘语意清楚乾脆,面上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那严肃和威严居然让人有些陌生和不适应。

随意低声闲聊、嗡嗡的喧闹声渐渐停止後,慢着!大姑娘这是在说大房要离开伏府?

细碎的讨论声又起,伏幼等了一刻,一个个见她冷冽起来的脸色,慢慢地垂下了头,除了躲避伏幼的目光,也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