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她和谈观吹胡子瞪眼睛。「你怎么把云谨领来了?他不是和云厚在城里书院读书?」
她是长女,下面有两个弟弟。
爹娘对家中孩子虽说一视同仁的好,不管男女吃穿用度绝对做到公平,但是芮云厚是长子,对他的前程父亲自然寄予厚望,又自小有几分读书天赋,一直得父亲芮景之费心指导,芮云厚也不负父亲期望,十四岁就考中秀才,就等大比之年,没准能出个十六岁的举人。因为家中有个秀才,地里几亩薄田出产倒是不用交税赋,也算省了一大笔口粮。
这个幼弟就吃了那么点亏,因为夹在几个兄姐里,他的性子不若芮云厚沉稳,读书时,吃了父亲不少藤条。
而她如今这状况,上不上下不下的,老实说,她并不想让娘家人知道她的处境。
「你不是让我给你带人来,云谨性子活泼,我让方管事顺便提携锻链他,将来也许能在铺子里帮上你的忙。」谈观说道。
芮柚紫深深叹了一口气,看着快与她齐头的弟弟,「你来这,跟爹说了吗?」
「我和大哥商量过了。」他答得狡猾。
和表哥商量了,和自家大哥商量了,唯独跳过自家老爹那一关。
药景之是不管事、不事生产的,除了儿女偶尔能得他关心几许,家中柴米油盐、人情往来都交给母亲蒋氏操持。
芮家算不得什么耕读传家的百年大族,祖上那一代得其父亲费心教养,曾官至六部的礼部尚书一职,累积下来不少财富。
再后来,芮家老祖开始重视子孙教育,或请人来教习,或送入书院,子孙无论男女都染了书香气息,庶支出仕也是有的。
可到了芮景之这一代,或许是时运不佳,他屡试不第,祖父留下来的人脉都成了空,自暴自弃之余只能寄情山水,钻研金石,最令人讽刺的是,风雅这种东西比什么都花钱,以至于到了芮柚紫这一辈,每年都还要靠外祖家接济一二,芮家的日子才算熬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