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王朝是泱泱大国,使团搭的船代表着王朝的面子,再加上福王要求,船上的奢华不在话下,最上一层有厅堂、房间、议事厅,中层有娱乐休憩室、茶厅、棋室、厨房,下层则为内侍奴仆的住所及置放酒及食物的冰库储藏室。
船出航已有半个月。
此时,在中层楼占地不小的厨房内,一只小小手提油灯摆在砖造炉灶的右上方,这也是里面唯一的光亮来源。
炉灶上嵌着一口大铁锅,一个小小身影蹲在前面,仔细的看着灶下方,灶眼里的灰烬她天天都以拨火棒清除干净,为求火力要细而均匀,这灶下方的薪柴排列就是重点。
此时,看着火徐徐的烧起,她才松了口气。
当古人真的很辛苦,对她这个擅长做中西式点心,尤其拿手法式甜点的西点师傅来说,没有可定温的烤箱是最大的困难,只能靠添减柴火来掌握温度。
她站起身,走到一旁的原木橱柜,里面摆放不少调味酱料、各式面粉。
她取了一碗面粉,缓缓注入水,轻轻搅动成面团状后,再拿了其中一瓶香料加入,揉捏一阵。
这些香料也是她的杰作,她在放假时曾到市集去找了些种子,并在尚书府仆役院后方的一小块地试种,学习神农尝百草的精神,好不容易才找到与现代相像的替代香料,让饼皮多了点洋味。
她记得奥地利有一款面包是用水煮的,她现在想来试试,她走到装在另一边大木柜储藏生鲜食物的冰桶内,取出一块处理好的鲜鱼,剁碎后,简单的加入盐跟酒,再包入面团成棒状,然后一一放入滚水中煮。
再来就是等待,静静的听着食物在锅里翻滚的声音。
时值春季,夜里仍有凉意,她坐靠在灶火旁,搓着手,吸收暖意。
终于,时间差不多了,她站起身,在掀开锅盖的瞬间,热气伴随着香气扑散出来,整座厨房内香味四溢,她微微一笑,忍不住深深的吸了口气。
她将锅里像条鱼儿游动的面包一一捞起,美美的放置在圆盘上。
以毛巾拭手后,她拿起面包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没有腥味,仅有鱼鲜味,还带了点酒香,让人闻了都要流口水,这次尝试的结果她很满意,开心的享用着。
她的主子权尚书是个重吃的老饕,一掷千金只求美食,视她这个厨艺一级棒的小厨娘为宝贝,安排她单独入住中层的房间,不用跟其他奴仆们挤。
船上厨房的通风也做得极好,味道不会在船上四处乱飘,而是往下层通风口下方输送出去。
所以,即便她在夜间摸黑的偷溜到这里做点心,也不必担心被发现。
她坐在圆桌前,一小口一小口的咬着软嫩面包,一边透过窗口看着月亮。
默默的在心里数了数,穿越到这古代,应该有三年七个月了。
她的世界原本很单纯的,她喜欢做点心,考了很多证照,甚至飘洋过海到法国的甜点学校进修,怎知一次南法森林的骑马之旅,为了避开一名突然冲出山径的小男孩,她紧急调转马头,没想到,马儿因此失控,她也连人带马的坠入山谷,就此穿越,成了权尚书府上的三等丫鬟——楚心恬。
庆幸的是,她是有技术含量的穿越,这一身实打实学的点心功夫都还在。
但原主的身世很模糊,记忆也很紊乱,她这名“新住民”找不到原主有爹娘或家人的记忆,只知道她在一个又一个的地方当丫头,最后来到权尚书府上当三等丫鬟,还有就是每个月她总有几天会浑身冰冷,疼痛难耐,原主也很会忍,仍乖乖的干活儿,再加上她生性沉默、年纪小,奴仆们与她来往也平淡。
就在三年多前,原主染了风寒,发起高烧,卧病在床,浑身冰冷的怪毛病又来势汹汹,全身如置水火,死时也没人在身边,她这抹现代魂就这么无声无息的穿附在那未满十岁、骨瘦如柴的身体里。
初时的震惊、错愕、伤心及难过,随着日子的流逝都已无踪,活着,就是老天爷给她最大的恩赐,她转换心境,努力的当一个古人。
从别人眼中安静内向的楚心恬慢慢转化成自己原就乐观洒脱的性子,更藉由在厨房里的活儿,适时的帮忙学习,偶而露上一手创意,让那些老厨子看出她在厨艺上的天分,收她为徒,让她一步步的接近炉灶,展现做点心的惊人手艺,终于,她得以在小厨房发挥所长,在权尚书的眼前露脸,最后成为点心厨娘。
当然,她也曾幻想过来场什么惊天动地的恋爱,由小丫头变主母,但幻想终究是幻想。
权尚书是个三十多岁的大叔,虽然是帅哥,但妻妾成群,她才没有半点兴趣去掺和,刚好,权尚书显然也比较爱她的手艺,宁愿将长得还算甜美的她摆在闷热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