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荀忙碌一天,剛端起茶杯,就被武貞錦推門而入的動靜嚇瞭一跳。
武貞錦小跑而來,氣喘籲籲,平靜半晌才艱難說出話來:“聖上遇刺,你可知曉?”
武貞錦話音剛落,綠領衛送信之人緊隨其後,啓荀側耳聽著下面人稟報,即刻起身,準備進宮協助二殿下。
可武貞錦攔住瞭他:“我今日正巧看見刺客在屋頂行刺,他行為頗為詭異,不合邏輯。明明有機會繼續行刺,也有機會逃跑,卻偏偏站在原地等侍衛捉拿。隻怕行刺是假,妄圖栽贓於人是真,若有機會接觸犯人,最好私下審一審。”
啓荀原想進宮去尋二殿下,如今聽到武貞錦傳來的消息,頓時繃緊神經、嚴陣以待:“我去牢獄探探底,姑娘這兩日先莫要出門,安全為上。”
武貞錦自是不會故意給韓聿他們添亂:“我心中有數,你們萬事小心。”
聖上當街遇刺,自是鬧得沸沸揚揚,市井之中各種謠言四起。一連五日輟朝,聖上鼎城龍去的猜測更是甚囂塵上。
韓聿更是一直被留在宮中侍疾,連消息也沒能傳回一句。
時間越久,武貞錦心中越是不安,懋寧已經數日不曾出宮,說明此刻宮中正在戒嚴,連公主也無法自由出入。據她猜測,老皇帝的傷口應該無礙,那日她透過車簾簡單看過,他的傷處並不兇險,應該不會危及性命。
既然老皇帝已轉危為安,為何還要如此嚴苛的警戒宮闈,難道他懷疑宮中有此事的主謀?
啓荀風塵仆仆回府時,武貞錦看見他袖口有血,啓荀下意識將滴血的袖口藏在身後:“娘娘有何吩咐?”
武貞錦命赤玖前去取藥箱,借此機會支開她:“情況很不妙嗎?”
啓荀原想隱瞞,卻終是說瞭實話:“那刺客一口咬定是受殿下指示,殿下如今被聖上卸瞭兵權與職務,暫扣在宮中。我們幾次試圖入宮與殿下見上一面,全都失敗瞭。娘娘那日猜測不假,他們確實蓄意栽贓。”
武貞錦用剪刀剪開瞭啓荀被刀砍破的衣衫,為他上藥、包紮:“別再輕舉妄動,我知你們皆是他的心腹,為救他出宮可以賠上性命。可縱使成功瞭,他也會成為妄圖謀權篡位的亂臣賊子,天下之大,隻怕也再無他立足之地。”
啓荀向來理智,可是如今數日不得主子消息,他生怕主子已經被戕害,隻得沖動一次,謀一線生機:“可是,殿下在宮中一日,便有一日的危險。”
武貞錦接過赤玖遞來的濕帕子,仔細擦幹凈手中的血跡:“我知道。如此卑劣的栽贓手段,既下作又難以令人信服,可卻會讓陛下心存疑慮。現如今陛下還未繼續行動,想必也知道證據不足,若強行給皇子定罪,也難以服衆。他此刻封鎖宮廷,隔絕一切消息,就是為瞭讓幕後主使和咱們自亂陣腳。若是你們此刻闖宮,就是在給他遞刀。所以縱使再心急,也要穩住心神,以不變應萬變。”
啓荀終是知曉為何主子曾吩咐他,若有朝一日他不幸殞命,便將綠領衛上下交給武姑娘,她聰穎非常,自會想辦法保下衆兄弟。
“屬下會約束上下,絕不會讓他們隨意行動。”說罷,他自懷中掏出一枚綠玉,跪地叩拜,“殿下有令,若有朝一日殿下身處險境,綠領衛上下聽憑娘娘調遣!”
第 42 章
武貞錦手握綠玉心中震蕩,這綠領衛是韓聿在風雲變幻的朝堂中安身立命的根基,他籌謀數年、隱忍不發,才換來這些一心追隨他的死士。可是他竟然如此信任她,將自己的全部交托於她,這是何等的冒險之舉。
將心比心,換做是她,她絕不會將所有底牌交托旁人。因為人心難測,若所托非人,隻怕性命難保。
所以,這綠玉雖輕,卻重似千斤。
武貞錦握緊手中的綠玉,親自攙扶啓荀起身:“啓荀,我無甚才能,按理說是擔不起這重任的。可是現在情況緊急,我隻得臨危受命。領兵禦人之術我一竅不通,萬事皆仰賴你扶持。我們齊心協力,一起迎回他,可好?”
啓荀終是徹底接納瞭這位未來主母,鄭重承諾:“啓荀雖愚笨,卻願竭盡所能,助娘娘一臂之力!”
武貞錦此刻終是有瞭實感,她已經身處京都的權力場之中,再也無法輕而易舉的抽身撤退。但是她也有預感,她並非蠢笨之人,自會不斷進取、小心謀劃,終有一日,她會與韓聿攜手,報仇雪恨、共創未來。
宮門緊閉十日後,滿朝文武人心惶惶,市井之中更是流言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