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跳、空中、落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
新规里则是放宽了扣分条件,比如去年起跳错刃、低质量起跳,goe的扣分范围还是-2到-4,今年就调整到了-1到-3,力度减轻了。
惩罚加重的倒也有,存周的goe从-1到-2,调整成了-2到-3;周数不足,也就是0-90°的缺周,之前的goe是-1到-2,新规则细化了一番,卡在90°的就是标记q,然后-2,在这个区间里的就是-1,不标记。
再就是起跳,poor之外加了一个cheated,也就是低质量起跳以外多了一个错误起跳,goe是-1到-3。
这个cheated takeoff范围很广,就比如点冰跳用了整个刀刃来起跳,属于违规;
还有一种就是extensive rotation,即大范围的旋转,但它没跟pre连上,可是实际似乎指的就是pre。
所以吧,分析这次的新规时,于谨一直感觉怪怪的,乍一看没什么大问题,连这两年冒出来的新赛场毛病都开始抓了,好像还行。
仔细一算,又感觉哪儿哪儿都不对。
t跳的踩刃现象越来越严重了,特别是4t的借踩刃用力方式,平昌周期很多,会四周跳的女单男单也很多搞这个的。
4t踩刃这事儿,有时候是失误,有的人则是练的时候就是踩刃的。
t,点冰跳,很显然,它用到的是刀尖。
尽管刀尖不是刀齿,属于冰刀弧度的前端,而非竖着的那几个刀齿,天然的在起跳时会有一个向下压的动作。
但是,点冰就是点冰,不是刃跳,后半部分的刀刃是不能挨着冰面的。
之前比赛里有一个男单把4t踩实了,被人嘲讽就是个4s,但这也是不对的。
因为4s的技术动作,与4t踩实了刀刃,是不一样的。
一个跳跃看的不单单是起跳瞬间,还有它的进入方式、冰上弧线、起跳痕迹,这些才构成了一整个跳跃的类别。
第二种,感觉是isu想加个pre的明确条款,但做了一半就不做了,extensive这个幅度根本没给数据,是180°还是怎样?完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