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原主的记忆中,这位先生有些迂腐, 但教学倒是尽心,也不会因为学生家境区别对待。

带着赵茂去拜师的时候,老秀才还记得他, 和和气气的说了几句话, 感叹他家世坎坷, 还叮嘱种地挣钱都是小道,不可荒废学业。

赵梦成自有打算,这些话只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只是没想到时隔半年, 赵茂却跟老秀才爆发了争吵。

这话还得从疏浚河道说起。

赵梦成用白龙当噱头, 与黄县令打配合, 愣是在春耕前后动手, 将上河流经上河镇的段落疏浚完毕。

在百姓们的眼中, 这是白龙显灵,普照大地, 疏浚河道是累了点,可捞上来的河泥能肥田, 涂抹在院墙上还能保平安。

对于百姓而言,没什么比一家平安,神仙保佑更好的事情。

可在读书人的眼中,这桩事情透着古怪。

私底下,读书人都觉得白龙显灵是假的,肯定是黄大人怕修河道民间有异议,所以才用了这样的法子。

有人称赞,也有人诋毁,总体而言没伸手问百姓要钱,大部分读书人觉得这桩事儿也不错,至少不算坏事。

老秀才心底认却定这是黄县令想要疏浚河道,又舍不得花费银钱,所以才使了这般法子。

他很有几分目下无尘,对这般“蝇营狗苟”的法子很是看不上。

这日在课堂上,老秀才毫不收敛的骂道:“身为一地父母官,理应兢兢业业,励精图治,而不是弄虚作假,装神弄鬼,这般作为乃本末倒置,颠倒黑白。”

听到这话,赵茂心底已经很不服气。

老秀才却没停,又说:“作为读书人,上有令,我们要做的是明辨是非,而不是趋炎附势,助纣为虐。”

“你们要记住,读书识字只为明理,读了圣贤书便要行圣贤事,万万不可投机取巧,否则书便是白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