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赵梦成倒成了个上河镇的“无冕之王”。
外人只以为县丞识趣,却不知道赵梦成也很识趣。
县衙杂务他是一概不碰,除了农耕和民兵这两块之外,其余一概不插嘴,全由县丞做主。
如此一来,他才能跟县丞配合默契,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形成了上河镇诡异的平静局面。
若是遇上个有野心的,这样的局面势必也不持久。
譬如黄县令这般要干出一番事业来的,肯定会对如此局面心怀不满,当初黄县令在太子尚未完全倒台的情况下,都跟白家对着干,就是因为一山容不得二虎。
幸好,黄县令特意挑选的县丞胆小谨慎,又年纪大了只想养老,对这样的局面倒是很满意。
临近年底,县丞还特意找来赵梦成商量:“你看这都要过年了,大家伙儿都忙了一年,年礼可要发得丰厚一些?”
其实这样的事情,他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如此询问赵梦成,与其说问赵梦成,不如说是问他背后的黄知州和丰州营。
赵梦成只是笑道:“县衙这边大人做主便是,至于民兵那头,素来是从香皂工坊那头出,不必让县衙花钱。”
县丞心底就是这样想的,毕竟民兵在秋天扩招后已经达到了两百人,就算是一人发一斗米,加起来也不少。
“如此也好,劳烦赵先生了。”县丞笑起来。
赵梦成早有打算,在入冬之后就开始准备年货。
短短一年时间,民兵已经从开始的五十人,飞涨到如今的两百人。
其中一百人都是青山村一带附近村庄里的,剩下的一百人却是从上河镇名下的其余村庄招收。
为了训练,赵梦成没办法再把人都留在青山村拉练,而是在上河镇附近选了个地方,搭建了一排排的青砖平房,再圈出一个巨大的演武场来。
上河镇别的没有,地方倒是宽敞,有黄县令支持这事儿倒也顺利。
如今要是民兵离家远,来回不方便,便能暂住在平房中日日操练,隔三差五再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