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没睡够,舒展四肢在卧榻上眯了一会儿才缓缓起身。正换衣裳的时候,有什么东西带着一阵风扑棱棱地落在窗棂间,屋檐上的雪尘簌簌坠下。透过糊窗户的细纱向外看,一只白色的鸽子正在窗前蹦蹦跶跶,脚上绑着小小的竹筒。
不用猜,应该是廷尉郭鸿有什么新发现,用信鸽传递消息。
荀彧系好衣带,用青盐和香料、蜂蜜调制的膏状物刷了牙,把自个儿收拾得齐齐整整,才不紧不慢地取下小竹筒,里边装着半张卷起来的左伯纸——“袁氏拉拢了长沙太守孙坚。孙坚已经率领着麾下的三万士兵抵达南阳。”这些年,孙坚辗转在长沙、零陵、桂阳等地平叛,凭借战功获封乌程侯。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至此,袁氏这株大树繁茂的根系、暗中牵连的势力、都已清晰明朗。可以收网了。
第35章
话说孙坚十七岁就在吴地当了一名县吏,他跟父亲一起乘船去钱塘,正巧碰上海盗抢劫了商旅的财物,把船停在岸边分赃。
孙坚观察了一下四周的环境、海盗的人数和状况,对父亲说:“这些强盗我能捉住。”
把老父亲给吓坏了,赶紧劝阻:“这种事不是咱们能干得了的。”
孙坚年少气盛,父亲的话全当耳旁风,直接提起环首刀就大步往前冲,一边冲锋,一边吆五喝六地指指东边,又指指西边。
那些海盗一看,远远地冲过来一位身穿县吏的服饰的年轻官员,对方高大威猛,手提一把明晃晃的大刀,那底气、那架势,好像正在指挥部署官兵对他们进行围捕。
盗贼遇见官府的人,天生就犯怵。这也好理解:搁在现代,大部分小偷行窃的时候撞见警察也会紧张。
于是一众海盗惊慌失措,扔掉赃物就四散奔逃。
孙坚追上去就砍翻一个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