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百官的奏疏表谏,全国各地的政务,都要在尚书台汇总,经过分类,初步审阅,再由尚书令转交给皇帝。
小皇帝年幼,还没有亲政,所以这些弹劾谏疏最终会呈给“录尚书事”的太傅荀彧。
单凭这一点,郭嘉就不怎么稀罕受到的礼遇。
风清河没觉得郭嘉有什么可以被廷诉的黑料,他好奇道:“以什么理由廷诉奉孝?”
郭嘉满不在乎:“那可太多了。比如依照礼仪,曹将军邀请一同乘车,要辞让三次才能答应。直接上车就很失礼。这类不遵守繁文缛节的事,嘉一天少说也要犯十几样。”
风清河:“……”
所以到了魏晋时期,不拘小节的名士多如牛毛,写《三国志》的陈寿看见陈群廷诉郭嘉的理由,会觉得郭嘉的行为根本就没什么问题吧?
风清河垂着眼,浓密纤长的睫毛形成的阴影覆盖了半个瞳仁,一条胳膊松松地搭上郭嘉的肩头:“你可真行。长文(陈群)告状不是一次两次了,你就没考虑过报复他一下?”
郭嘉反问:“长文尽职尽责,又没冤枉人,只不过是每天都在担心颍川士子的名声毁于嘉之手。报复什么?你看嘉像披着衣冠的禽兽吗?”
风清河:这算得上胸襟宽广了。郭嘉居然还有点君子的度量,难怪能和荀彧那么投契。
这时,厚重响亮的鼓声传遍军营,听见这种节奏特殊的聚将鼓森晚整理,所有有资格去中军帐议事的人,都要尽快到场,假如没有特殊原因直接缺席,是会被砍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