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个月不到就将谢继宁家里面的所有的都卖光了,县里有其他商人看到这个商机,纷纷从王家杂货铺买去然后复制想要效仿,结果发现市场已经暂时饱和了。
怀安县总体贫困,对于想黄杨老根还有盆栽这样不当吃又不当喝的艺术品,会欣赏的有钱有闲的没有多少,怀安县的经济文化兴起还是刘方杰回乡办学之后了。
而谢继宁先一步准备,当时目光所及,能看得到的老根,可以组合的景观都栽种了,抱着卖不出去就自己留着欣赏的心态,所以库存足够。
这些库存足以满足怀安县为数不多的士绅阶级,等到这些商家研究出来,并且成功的栽种好了,都还不确定能不能活的时候,谢继宁家已经卖空了。
一些有实力的商家开始打着观一书院的夫子都喜欢,先生都要的旗号往周边县城往济州卖了,几年之后,这盆栽到成了怀安县的一个不错的商品的代表性商品。
盆栽结束之后,谢继宁带着应文还有拖油瓶应武一起去王家铺子结账,王来福远远的看着谢继宁,就高兴的合不拢嘴。
一开始,王来福还想着谢继宁虽然读书厉害,但是毕竟还是一个小孩子,但是在谢继宁出了几个主意,尤其是给每一盆盆栽加上一个来源故事或者加上一句话,盆栽声音变得更好了。
谢继宁想对于这些所谓的艺术品来说,背后的故事还有文案是最动人的了,没有文案,东西就普普通通的而已。
应文跟着谢继宁跑进跑出,特别佩服这个小师叔,会读书,会写故事,现在还会写佛偈(文案),还会赚钱。
王来福道:“谢小公子,这是账本,全部都在这里了。”
谢继宁和应文早在家里就算过了,一对没有问题,一共1120两银子,一开始和王家约定好要给两成,谢继宁一考虑,就直接给了230两银子,毕竟王家全家人出动,又去拉货,又送货还提供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