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谢继宁虽然知道养殖业好,但是对养殖业涉及到的防病问题还有之后的销售问题都颇为担心。

将这些顾虑和家里人说了之后,谢老三也是忧心忡忡,但是还是详细问谢继宁一些防病的技巧,还有后续销售的方向。

谢继宁捡了些自己当时走访,还有资料看到的都简单的说了一下,至于销售,一是可以和王家合作,二是可以和师娘娘家李家货栈合作。

当时谢继宁说得空泛,主要是考虑自己不在,家里应该要先忙着春耕,还有建房子,不会这么快行动,没想到,家里做事情忽然就很有效率了。

谢家人之所以敢想敢干,还是钱给的底气,之前挣下来的钱,家里本来打算买一块好的地,但是一拖再拖,也没有买。

加上送小的去读书了,所以干脆想挣点钱,就算这些牲口出问题了,家里还有这么多钱,无论如何都有退路。

刘方杰对这个方法大赞:“这积肥也是需要农家肥着做底肥的,养这些牲口,肥料就不用担心了,地的收成就好,如此日子就越过越好。”

“师父,这还有一个流通环节才更好。”

“例如说我家养鸡了,养得多,将鸡蛋拿去换人织的布,她省下的养鸡的时间就可以织更多的布,挣更多的钱,挣的钱可以去买猪肉吃,卖猪肉的见买猪肉的多了,就会收更多的猪,这样养猪的就可以多养,多养钱就多,这就叫商业流通。”

谢继宁说完又补充到:“只有这样钱才是活的,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刘方杰心里一震,他是传统的士人,对待商人的看法一向是不太赞同的,尤其是中间商人,低价收高价卖的。

虽然在自己夫人静安的影响下改变这种看法,但是还是下意识不喜欢商业行为,认为这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情。

因此他一向重农,结果今天谢继宁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告诉他,商业流通竟然让所有人得利,会改变普通农家的生活。

这些理念给刘方杰带来很多思考,此情此景不适合多想,刘方杰只能先放在心里,跟随谢老三到达真正的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