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继宁也回礼,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见礼。
“这是刘家秀才应文,这是应武,”谢继宁简单的介绍了两个师侄,众人对视一眼,连忙重重的行礼,跟着谢继宁旁边的刘家应文,除了青川先生刘方杰的孙子,还能有谁。
这些人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谢继宁在这一群人的面前,小小的一个,看起来气场弱极了。
谢继宁干脆拉过一个蒲团,自己坐下之后,就请大家坐下,等众人挨挨挤挤的将院子都坐满之后,谢继宁发现者,这些人其实坐都有规律的,以几个人为首,这几人都是秀才或者优秀的童生,还有家境稍稍要好点的,一看衣服就不一样的。
像是孙子美,就坐在前面,有那些年纪大点,看着有些落魄的,就是缩在后面。
谢继宁盘腿坐在地面,思考该怎么开这个口,
“一直想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但是都太忙,没有时间,颇为遗憾。”谢继宁想了好久,还是想不出来,直接套话出口。
“我等对谢案首你的才华仰慕已久,能得到你的指教,我等求之不得。”旁边一个年纪已经有些大的人开口,一开口就是吹捧,谢继宁记得刚才他自我介绍的时候说的是名叫李维。
“我年纪尚小,诸位都是我的前辈,谈不上指教,大家有问题一起探讨才是。”谢继宁想,干脆直接露一手,用才华将人压下去,这样大家才服气,不然开放书屋本来是好事,就变得不好了。
干脆就和众人讨论起来,谢继宁的文采自然不用多说,这一届考试,卧虎藏龙,优秀者众多,谢继宁能力压众人,征服所有考官,凭借的就是绝对的实力。
出众的记忆力让他在大家提出典籍来的时候立马反应过来,并且迅速给出解释,旁征博引,对各家之言信手拈来,举重若轻。
谢继宁日常不是很会说话,社交能力远远比不上师父刘方杰还有应武,但是在学识方面,前世带给他的一些东西,让他在这一世见解独到,对于知识的讲解也是兼顾众人,深入浅出,对于一些重点难点有争议的都是用大家能听懂的。
一开始,还是互相探讨,后面就变成了谢继宁一个人讲课,只有应文能够时不时的补充接话,其他人不管是秀才还是童生或者还童生都不是的,都是安安静静的听,甚至还一些人,直接拿出笔来飞快的记录。
要是一开始,几位秀才对谢继宁的礼遇还是因为这书屋是谢家的之外,现在就是彻彻底底的被谢继宁的才华征服了,不管是书读得好的,还是读得不好的,听谢继宁的都有所收获。
一讲就是一个时辰,两节大课的时间,还是没有中场休息的那种,结束之后,谢继宁还有应文都累了,大家都还意犹未尽。
谢继宁想了想,这些都可以算这个时代的人才了,现代人才引进工作都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这个时代也可以引进一些人才嘛,就算有一些死读书,思想陈旧腐朽的人,这么多,总有几个思想比较开放的人的。
自己之前和师父讨论的直接让他们帮忙给免费上课,有点不太好,这么多人,自己都想简单了,这些都是人才,也都是劳动力,要好好的利用起来。
第95章 (二合一)
谢继宁一下子头脑风暴, 想出来不少的主意,之前自己想得有些片面,这些读书人在这个时代都是人才, 用书屋可以吸引来源源不断的人才,现代的一些企业,招工难,但是自己完全不愁啊!
谢家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一定会需要高素质人才,光板桥这些人, 远远不够,都是各族长族老还有族里比较出众的人承担着的。
目前,几家的事业都是草台班子,就谢家的一方面有刘家的管事的培训, 还有谢继宁的时时刻刻的叮嘱, 稍稍好点,其他的都是草台班,没有规划过, 谢继宁打算过年就带领大家规整一下,省得乱糟糟的。
谢继宁越想越多, 旁边的应文已经做了最后的总结,停下来了, 见谢继宁没有说话了, 轻轻地提醒道:“师叔, 你还有什么事情要说吗?”
众人也都期待的看着谢继宁, 大家心里其实也在猜测, 谢继宁今天来应该不是为了给大家讲学,解答疑惑。
“大家是否知道我们族里有一个稻香书院,这个稻香书屋就是基于此有的。”也不等人接话, 谢继宁微微的换了一下腿,接着说道:“明年书院将会大大的扩招,蒙童会多很多,书院的夫子会很忙,我今日来的目的之一,就是想问问诸位仁兄有没有想到书院教授一些基本的识文断字的。”
在场的有的人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更多的是对谢家湾有了解,有打听过的,所以确实知道稻香书院,那些还没有成家的人倒是想得简单,只是了解一下,不过心,有那些已经成家的人,心里对稻香书院颇为向往,这样的族学,为家里省了不少事情。
“不知道谢案首对夫子有什么要求吗?”面前一个年纪大点的秀才余修禹直接的问道,显然他有些意动了。
“我们书院是针对族里还有整个板桥的蒙童,就是简单的开蒙一下,有那些想要科举精进的单独开班,学生众多,所以上课会比较累。”这一世,本来读书的人就少,通常是小班教学,十几人,二十左右的样子,稻香书院完全不一样,稻香书院就像谢继宁上辈子的乡村小学一样,学生人数比较多。
“其二是我们书院对上课的内容有要求,要按照我们的上课内容来,就是教导基本的识文断字,还有书院存在一些木匠石匠,账房,这些也都是夫子,他们教导大一点的孩子掌握一个技能,所以介意这个的就不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