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师父,我错了,以后不做这样的事情了。”

“祖父,孙儿记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1)《增广贤文·上集》

第115章 (第三更)

观一书院的考试, 很严格,谢继宁之前就从秦士文那里得到之前的考试题目了,考试比院试的还要难, 院试考的大多数更加偏向基础,书院的题目更加天马行空,简单的也,偏题难题也有。

书院的考试分为几门,史学, 策论,四书五经基础填空,律法算学等。

谢继宁拿到卷子的时候,都吓了一跳, 先考的是史学, 卷子很难,题量很大,谢继宁先将基础一些史学常识都填上, 然后再思考后面的绪论,过了五月, 正是夏天,天很热, 外面蝉鸣声声, 谢继宁脸上的汗水大颗大颗的流下。

谢继宁努力放松心情, 不让声音影响自己的情绪, 耐心的答题, 仔细检查才交卷。

下午考的是策论和基础,谢继宁先将填空题做了,然后看策论的题目, 题目有两个,一个是经济方面,一个的道德方面的,谢继宁心里微微放松,这策论对他来说很简单,直接论述就行,没有太多的陷阱,很中庸。

谢继宁将墨磨好,然后挥笔写就,一起呵成,写完之后谢继宁也不打算检查了,因为这已经是他的巅峰。

第二天考律法和算数,这是比较冷的,所以两门放在一起考,算数的题目谢继宁如鱼得水,顺畅极了。

律法的死记硬背的部分,对于谢继宁的记忆力来说,更是简单,谢继宁唯一没有把握的就是判案题目,这样要考虑人情世故的题目,对他来说太过纠结,秦弘厚倒是如鱼得水,飞快落笔,毕竟他有一个当知县的爹爹,家学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