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这三年来,每一季谢家都也人来送贡品松花蛋,羽绒服是谢家出产的,豆豉鱼也是,这佛跳墙也是谢家送上的,为人谦和朴实,每次都是谢家兄弟送上来,不曾有很多仆人。”

海大人不用参与大朝堂的事情,所以不知道朝廷上议论纷纷,就是为了谢继宁的事情,这个时候回答得小心翼翼,他深深知道的,自己送到永安帝面前很多东西,都是来自谢家,这关系撇不开。

两人走后,永安帝又将赵怀瑜的折子拿出来,对于赵怀瑜他早就有安排,虽然赵怀瑜和刘方杰谢继宁师徒牵扯过深,但是怀安县的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直接可以将怀安县升为上县了,这样的情况下,赵怀瑜要升。

而且不能就升在济州附近,要往远处升,倒是这谢继宁有点难办,既然承认赵怀瑜的功绩,就不能不承认谢继宁。

永安帝在纠结,下面的大臣们也都纠结,赵怀瑜的大哥赵怀瑾见自家父亲老神在在的,一点都不慌,连忙问道:“爹,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二弟这次事关重大,很是要紧。”

赵文轩笑着说道:“你不用担心,你弟弟这次必然会升官,至于具体调任那里,要看圣上的意思了,总之,你弟弟这次在圣上那里留下印象了,这每年参加恩科的人那么多,像你弟弟这般能干的有几人。”

“弟弟不听劝,这谢继宁争议颇大。”

“你弟弟治理地方,仰仗刘方杰师徒颇多,不说别的,单单说刘方杰历时两年,赶在你弟弟要升迁之前,将怀安县志修好,这就是一大功绩,还有稻田养鱼,积肥法,这些都是人家的功劳。”

“那怀安县志我看了,详略得当,文采飞扬,重视经济,关怀民生,可以称得上是建朝以来第一地方志。”

“大盛王朝六十多年,毕竟读书人少,地方上休养生息,尚且没有太多精力,其他地方多是举人修,有进士也少,这刘方杰毕竟是进士出生,就是在观一书院的那些夫子,也有好几个进士,刘方杰此人,颇有才干。”

赵文轩虽然不同意自家儿子将功劳分谢继宁,但是也明白,的确该分,赵怀瑜的功劳足够他升两级,一旦升级了,这功劳就用了,不可能积攒到下次。

就算不分,也不可能升三级,四级,都得慢慢熬,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