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所以当谢继宁的船到谢家湾的时候, 远远的就看到整个板桥沿岸张灯结彩,谢继宁的船一进入大家的视线,就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

谢继宁自认为脸皮厚,都遭不住,家里人竟然请了舞龙的, 到处都是大红色,整个板桥的家家都有人在,将桥上码头上都挤得满满当当的。

谢继宁远远的看去,只见自家爷爷, 爹娘师父师娘还有知县周元九等等都在, 谢继宁跳下船,依次行礼。

谢老三高兴的拉着谢继宁的手:“宁哥儿,宁哥儿, 你太争气了,太争气了。”一直重复这句话, 竟然多余的话都不会说了。

谢如方和谢二叔稳稳的扶着谢老三,生怕他太高兴, 激动迷糊了。

刘方杰笑着说道:“老夫这辈子, 生平第一得意之事, 莫过于得此佳徒。”

谢象贤接着说道:“宁哥儿, 谢家有你, 既光宗耀祖,又响耀后世,有你, 是我们谢家的福气,从此之后,谢家当多做善事,多加惜福。”

谢继宁同样认真的说道:“这辈子最大的幸事就是生在谢家,有这么好的长辈,得遇师父你老人家。”

知县周元九笑着说道:“这是因为咱们怀安县板桥人杰地灵,有刘先生这样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大家,还有谢状元这样凤毛麟角,风华绝代的千古六元及第第一人。”

“周大人谬赞了,我尚且有很多需要学习的。”

刘绪敬在儿孙的搀扶下看着谢继宁,心里既羡慕,又是心安,羡慕的是如此麒麟子不是自家的,不然如今稳稳的压在几家头上的就是自家了。

而不是像如今,谢家因为一个谢继宁,将提携了整个谢家,其他家都远远不入,只能跟在后面学习。

心安则是板桥越来越富有,越来越有钱,家家户户都有才华,就是谢家的庄仆都比其他地方的人过得好,就是县城,都羡慕板桥。

外地人想来板桥买田买地的人越来越多,好点的是出高价,坏点的就仗势欺人。

因为有谢继宁有言在先,不准卖地买田,几家都坚持,只租房子给人住,不卖出去田地,想落户板桥,除非有自己的独门的技术,或者有大才,就像绣娘、大夫、铁匠、木匠这样有手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