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还说,藏书阁了不少钱,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呢。”谢珍珠脆生生的说道。
父子两个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问道:“怎么赚钱,不是无偿给读书人看吗?”
“不是无偿的,是要他们抄书的,抄书可以换书,而且他们来的人多了谢家可以赚钱的。”刘嘉盈轻声细语的慢慢的解释。
“有一个藏书阁在谢家湾,就会有不少的读书人来,大家可以开一个笔墨纸砚店铺;”
“这么多人到板桥,不是一天两天,要住,大家租房子给他们,要吃,大家可以做吃食生意,要开宴会,我们有流觞曲水,有文会的各种玩法……。”
“还有些读书人是有文采,但是家里贫困,就会在板桥找事情做,板桥很缺读书读得多的,有他们在,很多事情都简单了。”
“单单靠藏书楼带来的人,就让好几家人家过上好日子了。”
刘嘉盈性格相较谢珍珠要更稳重,更文静一些,不同于谢珍珠的快节奏,她是轻声细语的就将藏书楼的作用说一清二楚,藏书楼是为了赚钱,没有笼络人心。
应武补充说道:“很多其他的地方的人都来,走的时候都会买上很多板桥的特产,辣椒,蜂蜜,豆豉鱼,腊肉,豆干,香菇等等。”
“没想到你们板桥颇会经营之道,谢爱卿,你到是适合户部,怪不得之前户部尚书想跟朕要你去。”
谢继宁笑笑:“微臣就是皇上的一块砖,那里需要往那里搬就是了,皇上英明神武,运筹帷幄,自然会有最合适的安排。”
“哈哈哈,朕记下了。”
太子和应武刘嘉盈谢珍珠又接着说起来板桥,在几人口中的怀安县板桥,是一个美好的地方,有灯会,有公园,大家还可以经常上街玩耍。
“春天的时候,书院的学生一起放风筝,我们的风筝都是自己做的,纸是自己造的,我外公李家就能自己造纸。”
“还用染料染上颜色,”
“染,不是用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