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爷建立大盛王朝,建朝初期,当时的人口不到前朝的四分之一,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千里无烟爨之气,民间百姓家里找不出一袋种子,百姓挣扎求生。”
“两位先帝爷和圣上励精图治,主圣臣良,朝堂文武百官精明强干,令百姓休养生息,才慢慢的回复过来。”
永安帝叹息,他本性情舒朗,爱玩爱笑,这些年,作为皇帝的他矜矜业业,庄严肃穆,不敢出错,毕竟他的一举一动都关乎民生。
“微臣查了翰林院的相关记录,这么些年了,百姓的人口还是没有能达到前朝的,人口增长很是重要。”
在场的几人都重视起来,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土地需要人耕种,边关需要人守,各行各业都需要人,缴税,服徭役都需要人。
朝廷甚至将人口的增长作为地方官员的重要考核,大盛婚律规定,男子十六,女子十四就可以成亲,就是为了鼓励生育,是这些年,都富裕些,婚配的年纪才稍稍的增长。
“生孩子不是想生就能生的,姑且不论养活问题,先说生的问题,民间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一个县里面十万多万人,其中八万男子,七万女子。”
永安帝的杯子重重的放在桌上,他自然知道这个数据代表什么。
“万岁,因为黄册统计的时候更多是以户为单位,所以这个数据没有多少人重视,没有人注意到,重视起来。”
“臣的数据来源于怀安县的地方志,怀安县地方志编撰队伍乃是观一书院,这样的数据乃是观一书院的众多的师兄弟们下去调查得来,基本无误,只是涉及到奴仆还有山民的情况,没办法统计,统计出来的缴税的百姓的就是这么人口。”
永安帝沉重的说道:“你接着说,”
“万岁,多出的一万人,是找不到媳妇的,一方面,他们不会生孩子,另外一方面,这一部分人年轻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造成社会混乱,年老之后,就是大盛王朝的负担,这些年,民间抢劫杀人案子增多,和这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