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陈主簿脸胀红,他来宁州时间久了,自认为也是宁州的人,他家里就有不识字的女儿。

之前还没有什么,毕竟识字的少,大家都是只交一些女工、厨房、管家就行,结果被谢继宁这么一说,他真的感觉这女子不读书,让他羞愧。

谢继宁自然知道陈主簿会羞愧,并且还会将这话传出去。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学焉,从某一层面来说,谢继宁算得上是宁州的‘上’,他经常在公共场合表明对女子不读书的不喜欢,日子久了,总会有那么些人让家里的女子读书。

“宁州少地,之后的路线就是想办法改良种子,种植方法,农具,让种庄稼变得轻松一点,秋季的收成多一点。”

“衙门要从几方面着手,一是要让增加产量,肥料,种植方法,粮种,气候这些都是影响因素。”

“第二就是要多种方法,充分的利用土地,我们板桥有一种方法,就是稻田养鱼,养鸭子,这样就能让田一举两得。”

“宁州的稻田是一年两熟,这鱼不好养,但是这鸭子可以养,还有在林地里面种植蘑菇,养蜂,这些都能有收入。”

“还有就是多条腿支撑,多线并行,不能只靠种地,还有养鱼,养鸡,养鸭、种果树,种药材。”

“我家都能有一种做鱼的方法,本官不相信,这宁州靠海,就没有更多的做鱼的方法,之后本官下去走访,到时候,到处去看看调查一下。”

“大人言之有理,”

“这些都要慢慢的来,现在衙门没钱,这些都只能暂时搁置,等三月之期到之后,本官相信,会有的什么都会有的。”

“陈主簿先去安排关于我官田庄子上的作坊还有女工的事情去,对了,还传出消息去,各家养鸭子和鹅,本官的作坊需要,会买。”

“是,大人,属下告退。”

陈主簿行礼之后就出去忙碌起来。

“青竹,这这些衙差传出去,我担心很多百姓有顾忌,你想办法去在咱们后院做工的人里面传,悄悄的,让这些人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