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页

“本官和文同知、赵通判都不是这宁州人, 甚至来说, 都是在山地平原长大的人, 对这海也不了解, 想从这海上找点事情做,都无从下手。”

郑承荣听到谢继宁这话,不自觉的将刚刚悄悄挪开的板凳朝着谢继宁的方向移动了:“大人言下之意是想让宁州开海禁吗?这可能吗?”

郑承荣不敢相信, 没有谁比他们这些商人更知道海上的利润有多少,但是开海禁一事情,牵扯众多,之前的马同知他们眼馋海禁的利润,不是没有动手过,都折戟沉沙,再也不敢碰。

谢继宁笑笑不说话,虽然谢继宁想联合这些宁州本地的大户来开发宁州,但是衙门必须掌握主动权,要是自己什么都和郑承荣说明保证,这之后如何规范郑家的行为。

郑承荣见谢继宁不正面回答,着急的追问道:“大人,这开海禁一事是真的吗?衙门有这个打算吗?我郑家愿效犬马之劳。”

谢继宁见郑承荣着急的追问,还直接就许下承诺,有些不解,这和郑承荣的形象不符合,想来这开海禁一事对郑家来说,很重要,比自己猜测的重要,才让郑家如此不顾形象。

谢继平见自己新朋友这么着急,笑着说道:“我大哥想住的事情就没有做不的,我大哥还不到十岁,就让赵大人同意在我们家门口修一个码头,谢家湾码头可是怀安县最热闹的码头,比县码头还要热闹呢。”

郑承荣也情绪缓过来了,意识到自己刚刚有些着急,在谢继宁面前露底,听谢继平这么说,赶紧进入夸夸模式。

谢继宁也趁着这个机会了解一下郑家的一些情况,之前的一年,谢继宁的重心都是放在了马永生赵宏中以及他们的爪牙,对像郑家这样的本地的大户,只是简单的了解,具体情况一点都不知道。

郑承荣反应很快,之前只是被谢继宁直接的说出的海禁一事震惊到了,反应过来之后,就和谢继宁说起来了宁州的其他大户人家的情况。

关于其他的家的,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说,关于自家还有自家的亲戚,能不说的都不说,说了一大通,都是吹捧祖先的功绩,或者展示自己的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