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将事情说出来, 自己就悄悄的后退一步了, 谢继宁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切都要看皇帝的意思, 皇帝在意,那就要治罪,皇帝不在意,这不过是一件小事。
纪书然微微抬头,见上面永安帝的神情放松,又想起这个案子永安帝的态度,显然很信任谢继宁,心里下了结论,万岁爷不在意这件事。
果然,下面的众多大臣辩驳的热闹,费劲口舌,永安帝一锤定音:“谢知州这事情做得鲁莽,就算这宁州穷困,也不能这样做,传朕口谕,让他上折子解释这事情。”
几个大臣都目瞪口呆,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下场,而且是拉偏架,宁州这么远,等口谕传去,又上折子自辩,你来我往,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结果更加气人的还在后面,永安帝道:“传朕旨意,宁州知州谢继宁,精明强干,在宁州官员贪腐中……立下大功,赏赐……若干,赏其族……,宁州的官员在此案中立功的都按规矩赏。”
何直几人心里委屈,永安帝这态度太过明显,先口谕让谢继宁上折子自辩,紧接就大赏,明摆着告诉天下人,他对谢继宁的做法很满意。
永安帝自然的满意的,而且是特别满意,他让谢继宁去宁州,自然的想谢继宁在宁州做出一番事业,闽地地处偏远,永安帝对闽地的掌控不足,是永安帝的心头大患。
谢继宁去宁州,短短的时间,就将宁州掌控,还找到了秘账,还不动声色的将马永生等人送到京城。
表面上,马永生和赵宏中已经已经判处,其实两人早就被永安帝的心腹秘密提走,秘密关押,永安帝想要从两人口中审问出关于闽地的更多东西,借此对闽地动手,掌控闽地。
谢继宁虽然截了银子,但是那些银子,放在宁州算是多的,放在整个朝堂上来,就不算多了。
而且宁州的仓库都是空的,为了百姓的安危留下银子,情有可原,他又不是自己贪污。
谢继宁一上任,查封贪官污吏,拿下地方势力,聚拢民心,别人用几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谢继宁一年就做到了,这样能臣干吏,谁会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