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宁德县的盐场还是要受到宁州宁德县的管理,并且在主官强硬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对盐场的事情掌权,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况且谢继宁这个知州可以名正言顺的插手。
“你们如今都是煮盐,有没有人想过什么办法,改进一二。”
谢继宁对晒盐只是知道一个大概,具体的都不知道,就想了解一下看看这些人是不是有什么办法。
“大人,这煮盐都用了几百年了,一直用的就是这个。”
谢继宁一听就知道,盐场的盐课司都是这样得过且过的态度,只是指望自己来出钱改变,整个盐场的状态可想而知。
盐场很大,到处都是卤池,盐场都是苦工在走动。
写信回州城,又传话给刘庆云将相关的事情交代之后,谢继宁就直接在盐场住下了。
“大人,这样真的行吗?这晒盐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事情。”
“当然能行,这正是天最热的时候,正好咱们试一下,多弄几个试,一定能行。”
谢继宁不知道晒盐具体步骤该怎么弄,但是晒盐,无非就是将海水里面的水蒸气蒸发,留下盐晶,利用这个基本原理。
谢继宁叫人挖出不少的四方形的池子,又将下面压实在了,一些就着泥土,一些下面铺设竹席,一些下面铺设木板,铺设完成之后,挖了沟渠,趁着涨潮的时候引海水入池子,让太阳晒。
虽然大家都是将信将疑的,奈何谢继宁坚持,还亲自拿起锄头带着人挖,盐场的盐工都只能跟着一起动手。
天公作美,最近都是晴天,谢继宁平时最怕热,也不喜欢太阳,但是这几天都为太阳的出现而高兴,池子里面水慢慢的被蒸发,在下面铺满木板的池子里面已经能慢慢的降低。
盐场的几个老工人高兴的说道:“大人,能行,这是卤水,等这卤水干了,就是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