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结束之后,谢继宁设了一个宴会,邀请这些童生参加,随便将这些童生的就业也定下,有意愿的都先参加培训班,谢继宁亲自讲课,先讲农学,再讲经济,将自己的理念倾囊相授。
这些童生多数是年纪尚轻,观念尚未定型,加上谢继宁是状元,让人信服,所以很快就被谢继宁给收服了,打定主意下去,下到乡间去。
谢继宁这一个培训班众人瞩目,牵动了整个宁州有见识的人的心,宁州的几大个老的大的家族都时刻观关注这件事。
能读书,能参加考试的多半都是家境尚可的,因为这是谢继宁上任以来的举办的第一场考试,各大家族都下场。
郑家、陈家、钱家、黄家、赵家、孙家等都有子弟下场考试,这些都是宁州的大族,甚至几家都建得有土堡,族里不仅仅有山林土地,还有商铺。
像钱家就是木材商人,宁州的山林里的木材通过水路放排,然后运输到福州,又由福州运往江浙一带,更有甚者,运往京城。
郑家是海商,家财万贯,在谢继宁从郑家购买嘉盈的嫁妆之后,郑家就一直和谢继宁有联系,和谢继宁身边的几个管事的关系颇好。
陈家便是陈家堡,谢继宁曾经拜访过他家,如今陈家有两个子弟是县丞,一是宁德县的陈骏,二是寿宁县的陈远。
陈骏更是谢继宁所提拔,所以整个陈家是最先投靠谢继宁的,其他的各家都还在观望的时候,陈氏对谢继宁的政令坚决执行,半点折扣不都不打。
其他的都有茶商,盐商,药材商人,这些大族盘踞在地方上,族里有务农的,经商的,专门读书可见的,都有不同的分工,互相支援,互通有无,结成了根深蒂固的势力网。
谢继宁把和这些童生沟通的内容当做培训,但是宁州上下都认为谢继宁在讲学,在表达自己的为政思想。
这些童生听完谢继宁的讲学回家,家中之人都赶紧问询。
郑家有两个童生,一个年方十八,一个十九,一回到郑家集,就听大嫡长房的郑承荣来请去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