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去看看,”
谢继平带着众人往一个房间走去,把守的侍卫见是几人,才拿上钥匙将门打开,谢继平将遮盖的布罩抬起来,只见一个大大的屏风上面,是一万个寿字。
这些字各种形状的都有,有的字迹饱满圆润,有的则是歪歪扭扭,只能勉强认出的一个寿字。
永安帝在任多年,各种礼物都已经收到过了,要想送得好,就要出新意,谢继宁勉强回忆起来,前世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片段,从中得到灵感做出这作品。
“这些寿字来自于整个宁州,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有,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这些都是万岁爷的子民,这些字,是万岁爷的子民对他最真切的祝福。”
谢继宁轻轻的摸着这上面的字迹,在看到大家的祝福的同时,谢继宁也看到了自己的成就,在提出这个设想,大家执行的时候,谢继宁才发现,自己在宁州这几年,做了不少的东西了。
这一万个寿字,除了两个小婴儿是长辈握住手写的,其他的都是本人所写,虽然字迹很一般,但是这其中不少都是扫盲班,或者义学的人,很多都是下面乡村的百姓,这些人能识字,都是官府的政绩。
文景逸惊叹道:“我之前就听过你的设想,没有见到实物,不敢想象他是什么样子的,如今见到这东西,才知道,他是多难得。”
谢继宁骄傲的说道:“这些字迹都是大家从各处收集来的,由纺织厂的女工绣上,这是宁州城送出的最有诚意的作品。”
文景逸道:“看到这些东西,我才知道,咱们这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整个宁州竟然有这么多识字的百姓,尤其大部分还是乡里的,还是山间的异族,不认大盛的统治的。”
“我还是有些遗憾,很多是少数民族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不然咱们可以直接用他们的文字加入其中。”
就像现代一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尊重不同的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