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太能够接受因为篮球而导致手部、足部、甚至头部受伤的后果,于是在初中毕业时,果断放弃了校篮球队主力的位置,退居二线成了替补。
明屹愿意为了数学放弃许多事情——更确切地说,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选择题。
从头到尾,他都不认为自己为了数学牺牲放弃过任何东西——因为同数学相比,其他那些琐碎的、可有可无的事情,于他而言的意义几近于无。
他选择的从来都是一条充满挑战性以及愉悦感的道路。
直到十六岁那年,他遇见一个叫乔皙的女孩,生平第二次,他对女孩产生兴趣。
第一次令他产生兴趣的女孩叫lisa sauerann,是一个德国女生,比明屹大四岁,曾参加过五次io,一度是数竞界的传奇人物。
sauerann参加的最后一届io,恰好是明屹因为骨折而错失的第一届。
那年的io比赛题目,明屹曾自己在私底下做过,他在固定的一半时间内做出,六道全对。
但相较于后来国家对分发给学生的标准答案,明屹的解法中,有一道题的解法更为繁冗复杂。
后来明屹从老师那里得知,标准答案中更加简明流畅的优美解法,便是那个德国的天才少女sauerann给出的。
明屹一度觉得这个sauerann十分优秀,并期望着有一日能够与对方一较高下。
但sauerann在高中毕业之后,并未选择在理论数学领域进一步深造研究,而是选择了亚琛工业大学的机械系。
好在并没有过太久,明屹便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
对于一道人为设计的有解数学题而言,再惊艳再简明的解法,都不应当被视作为高超数学能力的证明。
言归正传。
那个叫乔皙的少女,终于点燃了明屹在数学领域以外的新热情。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深藏在少年天才体内、常年如同死火山一般沉寂、可一旦点燃却又足以毁天灭地的繁殖热情。
这话细想起来其实十分流氓。
当然,当年的少年明屹并没有想得太过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