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蓝比了下大拇指。

——

“年检?”

秦朝位面。

年检不就是“上计”?嬴政认真听着姜海蓝他们叭叭叭,边听边琢磨,自周朝延续至今的上计制度,强调的还是各地的财政收入情况。

姜海蓝不是官吏,她是律师,她要做的年检,应当不至于是她这一年有多少收入吧?

……或许收入也包含在年检内容里,但他觉得,对律师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办了多少案子吧?

就像姜海蓝之前说法官年底之前要结案,法院立案庭十二月份很少立新案子,因为他们要看结案率。

嬴政有些遗憾,姜海蓝不是一个官吏,否则就能看看后世的官吏们是如何年检的。

他又有些好奇后世的王朝,比如唐宋元明清怎么对官吏进行年检的,想来同为王朝,他们的上计制度可以让他“抄作业”。

东汉位面。

汉安帝时期。

邓绥望着天幕,同樊准说道,“我大汉制定《上计律》,实行逐级考课,丞相三公考课郡国,郡国考课属县,最重要的是‘户口垦田,钱谷出入’。但天幕之上,姜海蓝说他们律师年检,一二三四五,想来考课的类别不少。”

樊准道,“若是考课一个官员的政绩,想来也不该只是看户口、钱粮、土地。”

邓绥明白樊准的意思,但她却是笑了,“仓廪足而知礼节,只要黔首手里有粮,想来地方会太平许多,无论考课什么都不会太差。”

樊准:“……”

“咱们大汉不一样啊……”邓绥叹了口气,天灾频发,野有饿莩,她更希望天幕能告诉他们如何预防天灾,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如何让更多的黔首活下去!

北宋位面。

宋仁宗时期。

赵祯负手站在屋檐下,平静地看着天幕上姜海蓝他们一边抱怨一边吃着美食。

他心想,无论你是位居高位还是做一个平民百姓,总是会有苦闷之事,不能顺心如意。

至于年检……

赵祯的眼神有一瞬的飘忽,姜海蓝他们埋怨年检麻烦,要准备很多很多材料,那他们大宋的臣子,是不是私底下也经常埋怨磨勘制度复杂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