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时期的学校称为‘庠’和‘序’,‘学校’一词是由在汉朝时期的‘学’和‘校’简化而来,因在两汉,统称郡国的学校为‘学’,县中的学校为‘校’。

而先秦时期的‘庠’和‘序’则成为乡下学校的统称。

所以汉朝之后的人虽不知道‘学校’具体是什么地方,但也大概知晓学校的含义。

刘彻刚才被徐雪筠反驳了一通,现在还有点不忿。

后世的学校怎得教的学生,连汉文帝汉景帝是谁都不晓得,光研究些巫术。

他其实知道后世的进步一定和这些‘巫术’逃脱不了关系,但他就是不舒服——他在后世的时候彻哥长彻哥短的,又是请他吃棒冰又是给他送手表,多好的一小姑娘,一提到那‘巫术’却一下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他惆怅的扭头看向司马相如:“你说,小女孩的心思怎的如此多变。”

司马相如:“”

您要是实在没事情做就去把奏折再批一批呢。

他也很忙的,桑侍中昨天也还在向他抱怨陛下灵机一动扔给他的许多烂摊子。

整个朝廷上下都被指挥的团团转,怎么就陛下您看着这么悠闲,甚至还能有空去揣测小女孩的心思呢?

“你们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苏轼好奇的问到。

他差一点就要说成你们这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了,这可不行,天幕可说了他们不能向后世的人透露,他们不是来自这个朝代的。

殊不知他就算这么问了,心大的徐雪筠也只以为苏轼之前高中不在这个地方上学,完全不会多想。

“我的高中啊。”徐雪筠在等热水烧开,她泡泡面从来不用直饮机里的水,因为总觉得直饮机里面的水没有一百度。

听苏轼这么问,她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自己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