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南京沦陷,黄得功竟失声痛哭了起来:“这叫什么荒唐事!南京城这般的天险要害,若固守少说能坚持上一年半载。陛下只要下令死守南京,臣等必能火速驰援解围!只恨陛下身边有奸臣进谗,误国误民。可恨,可恨呀!”
“要恨就恨南京没有爱卿这般的忠臣良将;若有,何惧鞑子?”弘光帝就是顺口这么一说,却让黄得功感激涕零:“臣愿一死效忠陛下!”
清军沿着弘光帝的踪迹逼近芜湖。说是清军,其前锋将军竟是原“江北四镇”之一的刘良佐。
“天下大势已定,莫要再做无谓顽抗。虎山呀,投诚吧!”刘良佐朝黄得功喊道。虎山是黄得功的名号。
“叛贼懦夫!”黄得功在阵前咒骂,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浑然不惧。然而清军数倍于明军。乱战中,一流矢射穿了黄得功的脖颈左侧。“这一箭射得太臭了,要射便射老子的咽喉!”黄得功言罢,拔出箭矢,朝自己的咽喉正中刺去。这便是这名猛将的结局。
黄得功麾下总兵田雄等人,将弘光帝绑给了清军。
第5章 逃亡
五月十一,朱由崧从南京潜逃;五月二十五就被虏回了南京。去年的五月十五,朱由崧登基。就在一年后,南京的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在城外迎接清军。九月,弘光帝被押送北京,次年与潞王朱常淓等九王俱在北京被处死。
至此,清一统天下的野心表露无遗。但凡和明王室有血缘者,在新政权下皆难逃一死。
隆庆帝之孙潞王朱常淓当时身处杭州。他原本是监国的候选,但福王朱由崧凭借血缘次序夺了监国之位。论人望和才能,潞王都远在福王之上,却怕引火烧身,选择退让:“若我在,只怕福王难以服众。”就这样,他离开南京,去了杭州。
南京沦陷,弘光帝被俘的噩耗传到了杭州,杭州诸臣力劝潞王接任监国。六月十三,潞王和张秉贞、陈洪范商榷后,率众开城投降了……
南京失守前的一日,一行数人沿着太湖南岸,朝杭州缓缓前行。骑在马上的那人器宇不凡。他眉头轻蹙,双目似两盏明灯。此人正是唐王朱聿键。朱聿键虽是皇室血脉,为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的八世孙,距皇统主支血脉相隔甚远。唐王朱桱是洪武一朝的南阳藩王,子孙历代世袭。但即便是这样的旁系血脉,朱聿键心中的“皇室之血”却无比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