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战局则更让郑成功忧愁:驻守在仙霞岭的明军虽号称有数万之众,实则不过数千人马而已。郑芝龙确实拥兵二十余万,但仅派遣数千人镇守最前线的仙霞岭。这就表明了他根本没有和清军决一死战之意。郑家军虽是郑芝龙凭海贸之财供养的部曲,但眼下已编入官军下,不再由郑家出资维持。
福建多寺庙。按照各朝的税制,寺院名下的田产可免纳赋税。故此,有许多大户将私田归于寺院名下逃税。郑芝龙向隆武帝进言:“此非常时期,理应暂停寺院田产免税制度,以解燃眉之急。”隆武帝应允。法令一出,朝廷赋税暴增。这巨额的税金便成了郑家军的军资。单是仙霞岭一处,官府便索要了是实际所需十倍以上的军资。“如此虚耗国力,究竟能否一战?”郑成功巡视了各军营的状况,忧虑更甚。
清军由豫亲王多铎统率,其麾下各路皆有汉人将领坐镇。这支清军可谓是清兵精锐。南昌沦陷后,清军的下一个目标是浙江。驻守仙霞岭的明军只是暂时逃过一劫罢了。从江西南部前往湖南必经的吉安城也岌岌可危。吉安一旦陷落,清军便可长驱直下,轻取赣州,使福建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镇守吉安的兵部尚书杨廷麟听闻天子要驾临汀州,便亲自南下相迎,浑然不知隆武帝被困在了汀州。杨廷麟临行前将吉安托付兵部右侍郎万元吉代理。这万元吉素有对下严苛的恶名。
“眼下,只能盼吉安能撑住了……”郑成功叹道。
这日,郑彩突然造访关隘。郑成功暗道不妙。这表兄不爱爬山,若现身关隘,必有要事。
“有坏消息?”郑成功问道。
“你倒未卜先知……”郑彩愁云满面。
“吉安告急?”郑成功再猜。
“说中了一半……”
“到底什么情况?苦战不敌吗?”郑成功急了。
“万元吉不战而退。”
“一矢未发?”郑成功难以置信道。
“哼,吉安城内没自相残杀,就该烧高香了。”乱世之中,“人和”最为重要。尤其是矛盾重重的吉安城,更需要一名处事通达的将领居中协调。然而这万元吉偏偏就是处事严苛、不晓通融之人,使得各军的矛盾逐渐激化。
“仙霞岭守军皆是我郑家将士,必能御敌。”
“我这趟上山,便是要通知你,我军要撤出仙霞岭。”
“撤军?这是为何?”郑成功急得跳了起来。仙霞岭是福建门户,撤兵不就等同于对敌军开门相迎吗?
“你问错了人,问你家老爷子去,是他下令前线部队撤回安平的。”
“父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