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林统云的汇报,郑成功冷静道:“有劳你跑这一趟了。募兵一事,我已有见教。我们现今也有无数兵源,大可以从敌方手中抢过来,无须再寄希望于日本。”
林统云此行绝非毫无建树,至少火药原料可以通过琉球的平川稳定获得。与琉球的贸易获利还可以补贴军用。
“只可惜都难以速成。”到底是失败而归,林统云很愧疚。
郑成功笑着鼓励道:“欲速则不达,此次运来的火药可先囤积在鼓浪屿。”
“不立刻用来攻打泉州吗?”林统云问道。
郑成功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悄声道:“我们莫非都有性急的毛病?须知大事绝非朝夕可成。”
“你似乎已有长期鏖战的觉悟了?”
“正是。”郑成功用日文回应道,给这次谈论画上了句号。
夜色已深。月光下,海面比前日更为明亮。满月将至,约定的仲秋之日就要到了。郑成功安慰道:“此番辗转,你着实辛苦,这段时日且好生歇息。”
“歇息便不必了。”林统云婉拒道。
“噢?你另有计划?”
“计划谈不上,我想随你去桃花山。”
此番倾巢出兵大陆,是为了确保鼓浪屿的安危。不擅水战的清军不可能跨海攻夺鼓浪屿。而虎视眈眈的厦门郑氏兄弟更可能是敌后隐患。出兵前,郑成功数次拜访厦门。郑家虽一分为三,但三股势力并非敌对。厦门的表兄是鲁王一派,郑成功对此心怀不满,却还没到势不两立的地步。双方仍会互相拜访,设宴款待。
郑成功开战前频繁访厦,尽力散播“鼓浪屿不值一提”的论调。他为之后的动兵埋下伏笔:“弹丸小岛,不堪一击,有朝一日成功必重返大陆!”
其实,厦门方面曾数次反攻大陆。其目的并非重夺失地,只是单纯地掠夺军粮罢了。郑成功不止一次施以援手。
“表弟若真重返大陆,打算在何处安家?”郑彩问道。郑氏兄弟二人都比郑成功年长,这也是二人不服郑成功当家的一大原因。
“故乡安平,泉州亦可……”郑成功答道。
郑彩忽地捧腹大笑道:“你去金陵游学数年,总该有些眼界,怎的比芝龙叔父还要目光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