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题诗一首!”郑成功执笔挥毫,一首七言绝句片刻间跃然纸上,题目是《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郑成功此刻仿佛已身在南京城墙之上。

先锋舰队于七月初七抵达南京外围的观音门,七月十二全军才列阵完毕。这次行动可以说是迟缓的。即便如此,郑成功并未立即下令攻城。他在等清提督马进宝领兵归降。

镇江大阅兵已是十七日前的事,不足百公里的路程,郑军走了半个月之久。清军在此期间已做足了迎战准备。更别说总管华中行政和兵马大权的江南总督朗廷佐还是稀世之才。

朗廷佐虽是汉人,却非明军的降将。其家族久居辽东,父辈便在清军中建功无数。朗廷佐曾讨伐张献忠有功,从江西巡抚一路晋升到江南总督。

朗廷佐料到郑军会在南京城外安营扎寨,便提前安排外城居民悉数搬入城内,并将外城建筑烧毁殆尽。如此一来,郑军便无法就地征调物资。南京城内由满将哈哈穆管理。他严禁南京居民外出,断绝了内通郑军的渠道。

另一方面,朗廷佐向崇明、松江的两名提督求援。二人皆是朗佐廷的下属。崇明的梁化凤得令后立刻做增援准备,松江的马进宝却迟迟未响应,既不驰援,也不倒戈,大有坐山观虎斗之意。而郑成功却一直在企盼着他的加盟。

瓜州、镇江的大胜,让郑军上下视清军如草芥。不仅如此,在南京城外扎营过久,将士们早就生了厌烦之心,又不能每日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操练。于是军营里滋生了赌博。古往今来似乎皆是如此。下注时的侥幸、钱财上的输赢,逐渐消磨了将士们的战意。

据说当时郑军上下“好渔猎”。弯弓搭箭射杀野兔总比沉迷赌博好些,故而郑成功等高层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加以管束。将士外出垂钓、狩猎与放养无异,长久以往,只会军不成军。

“万万不可如此,还请严加管束!”林统云百般劝说。

“大战在即,趁此机会休息休息无可厚非。”郑成功的态度仍不紧不慢的。

郑成功虽在南京游学多年,却并非对这座城池的各个角落都了如指掌,例如神策门,他便不知晓。

神策门后来被称作“和平门”,此门直通南边的鼓楼大街,现今为中央路,故又被称作“中央门”。城门边就是玄武湖。

朗廷佐命人重新打开了这道古城门。他先是将堵门的砖块拆除,而后重新用砖块填满,但不用灰泥固定,如此便可出其不意地开门。城外的郑军根本没察觉这道门的存在。

郑军大营中,甘辉每日劝郑成功速攻,却得不到应允。郑成功确实有自己的打算,此时的他已陷入自我陶醉,不能自拔。

这日,林一祥喜气洋洋地造访帅帐。“等到了,等到了!”

“马进宝归降了?”郑成功一跃而起。

“大帅莫急,马进宝归降是迟早的事。这回是我军潜伏在南京城内的细作发来的情报。”林一祥的“大耳”抽动着,足见其兴奋之情。

“城内有何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