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点需要担心,若城内守军响应援军,蜂拥而出,届时郑军将有腹背受敌之危。
“传我帅令,城门若有一丝动静,立刻万箭齐发!”郑成功的这道军令掷地有声。
将领们匆忙赶回各自营地,将外出狩猎的士卒召回。无论如何先在城门外列下几道阵,将城门堵死了再说。部将们紧密关注着城门动向,不敢疏忽大意。仪凤门、正阳门、定淮门、汉西门(后更名为“旱西门”),郑军分批在各道城门前列阵,大气都不敢喘。十万人的视线全部集中在城门上。
二十二日正午,门前列阵的郑军仍迟迟没有等来攻城的号令,士卒们渐渐有些按捺不住了。就在这时,响彻天地的吼声从城外传来!将士们只道是别处城门已开,两军开始交锋了。部将高声喊道:“注视城门,不要分心!城门马上会有动静!”
守军要出城应敌,必然是各门同时出击,不可能分批行动。若有守军单独出击,十之八九是将领因慌乱提前行动了,既如此,其他城门的守军恐怕也会立马行动。各部将领的判断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远处传来的喊声不减反增,其中还混杂着“敌袭”“败阵”的哀号。将领们一惊,但又觉得自己多虑了。郑军在各道城门前重重列阵,即便敌军能抵挡住第一层箭阵,其后还有步兵阵、骑兵阵,怎么可能这么迅速地破了阵?
“敌军破阵了!敌军破阵了!”哀号声再次传来。
“快看,是八旗铁骑的旗帜!”
数以万计的八旗骑兵高举旗帜,突然现身城外。将士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锋镇将领余新对下属怒吼道:“是哪道门的废物放清军出来了?”
“属、属下不知啊!”下属回应道。他们一心关注眼前城门的动静,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自然不知清军全部来自神策门。
正如前文所说,神策门是一道暗门,郑军只在现存的城门前布了阵,对神策门根本没有丝毫的防范。附近的士卒只听见一阵墙壁坍塌的声响,无数清军铁骑便出现在眼前,没有受到一根箭矢的干扰。
“竟、竟有此事?”前锋镇余新方寸大乱,在他眼里,这些敌军就是从地底冒出来的。回过神来,自己已深陷敌军的包围圈。
“骑马那人是贼兵前锋大将,生擒者重赏!”身披黑色甲胄的清军将领用手中马鞭指向余新。
“你说谁是贼兵?”面对敌将的叫阵,余新只能这样无力地还击,甚至已无力做出防守的架势。
“这究竟是什么妖术?”已是瓮中之鳖的余新不甘地大喊道,但身边已无人回应。就这样,离神策门最近的前锋镇余新部队几乎全盘崩溃。
片刻之后,清军阵中响起震耳的欢呼声:“崇明援军已至!”
这对郑军而言无异于当头棒喝。梁化凤的援军恰好在此时抵达,虽只有五千兵马,却能发挥出数万大军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