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敌军突袭山顶!”这是斥候传来的第一报。

郑成功乍听此报,还以为是误报,但随风传来的“阿鼻叫唤”表明,事态并不简单。保险起见,他还是率右虎卫陈鹏和右冲镇万禄带兵前去驰援。

此刻的郑成功身心倦怠,恨不能嘶声怒吼一番:怎会如此啊!

若战败于此,数十年的努力功亏一篑不说,复兴大明王朝的愿望更是化作泡影。云南永历帝连郑成功的面都未曾见过,又是任命他为招讨大将军,又是赐封他为延平郡王,恩宠无限,这是为何?永历帝之所以还能称“帝”,一来是因天下之大,容其抗争;二来,不正是因为大明还有郑成功吗?

郑成功必能匡扶我汉家王朝!不仅是永历帝,世人都对他抱有如此期待。

可天下无敌的国姓爷郑成功,今日要惨败于此。

郑成功身披甲胄,失魂落魄地伫立在观音门前,耳边是一通又一通的噩耗:“山顶军情告急,蓝衍将军战死!”

“杨祖、杨正、姚国泰三位将领难抵敌军,正在后撤。”

“清军占领山顶,正在进攻甘辉、张英二军!”

“张英将军战死!”

面对接踵而至的噩耗,在场幕僚如念经一般窃窃私语,郑成功却一言不发,仿佛全然未听见。

传令兵汇报了张英的死讯后,跪地不起,显然在等待主帅回应。郑成功能猜出他在等什么回应。

负责山间驻防的将领有两名,其一是战死的张英,另一个就是郑成功的头号心腹甘辉。传令兵是在等郑成功询问甘辉的情况。不问便不答,足见情况不容乐观,但郑成功依旧沉默。

“中提督甘辉遇袭……”传令兵小心翼翼道。

郑成功仍然没给出任何反应,甚至神情都没有丝毫波动。传令兵只能如履薄冰地汇报了甘辉被俘的情形:“甘将军本可趁乱脱身,但他突然振臂高呼‘甘国公在此’,吸引了大批敌军,使得其他将士们得以逃脱……”

郑成功的神情终于有了变化,他咬着牙,仍一声不吭。

传令兵继续道:“甘将军已决心赴死,但清军不肯成全他战死沙场的心愿……”

“闭嘴!你给我滚!”郑成功发出怒吼。得知甘辉慷慨赴死,让他万分煎熬。他不愿接受其被生擒受辱的事实。

甘辉之勇,名震天下。他若在战场上自报家门,敌军岂会放过?甘辉牺牲自我,为的是让更多将士逃出去。不必传令兵细说,郑成功都能猜到。

甘辉,永别了……

甘辉被俘,郑成功不得不承认郑军这次彻底败了,没有任何起死回生的余地。终于,他下达了撤兵令:“全军撤退!本藩不管尔等用什么方法,撤回长江!在镇江集合!”

水路也好,陆路也罢,最终能抵达镇江便好……郑成功打算在镇江收拾残兵。镇江还有冯澄世、周全斌、黄昭等负责镇守后方的将领,有完整的部队,纵然清军乘胜追击,也无法轻易突破这条防线。

此次撤退,黄安、吴豪二将之活跃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抵挡了追击敌舰的炮火,护郑成功顺利返回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