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国姓爷征讨台湾前夕,荷兰高层还在窝里斗。
同年三月二十三(4月21日),郑家东征军全员登船,总计有两万五千名士卒,兵船数百艘。舰队于4月22日抵达澎湖列岛。4月28日,舰队从澎湖列岛起航,台湾岛的轮廓已肉眼可见,郑成功却突然下令折返:“我军夜袭,方可有奇效,暂且撤回。”话虽如此,但他心里清楚,症结不在昼夜,而在潮汐。
荷兰于1624年在台湾岛上建立据点热兰遮城。同年,郑成功出生了。
此城位于鲲身岛上,即现在的安平。国姓爷攻台的传闻四起后,荷兰当局在鹿耳门海湾内又建起一座普罗文查城,当地汉人称之赤嵌城。
两座城池互承攻守,是荷兰政府仰仗的军事屏障。鹿耳门的南面入口位于鲲身岛和北线尾之间,敌军若经由此地,便进入了热兰遮城的射程之内。北面入口地处北线尾和加老湾海域之间,此处水浅,不容大型船舰通行。但他们没有想到,若引航员足够老练,就可以引导大船在每日有限的时间内从此处通行。
郑军的核心便是水师,怎会缺少航海精英?只要有精密的海图支持,他们能从任何狭窄的航路见缝插针地通行。
此次出击之所以中途折返,是因为错过了涨潮时机。4月30日,舰队再度从澎湖列岛出发,于正午前抵达台湾周边海域。
进入鹿耳门海域之前,郑成功进行了简短的祭天仪式。此次出击比计划中快了些许,舰队在涨潮前便抵达了鹿耳门,必须就地等待半个时辰。
船上的将士们已急不可耐,若再此处坐等,恐怕士气会受挫。对郑成功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维持士气。不,应该是如何趁此机会让士气更加高涨。
如今,郑成功不再是从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将领了,他已有了应对之法。郑成功一向只信事在人为,不信天地山川。若放在从前,他是不屑于祭天这等迷信之举的。在羊山时,他就力排众议,坚决不愿祭天。而如今,别说祭天了,只要对振奋士气有益,就是祭拜邪教,他都愿意试上一试。
这半个时辰刚好可以用来开坛祭天,振奋士气。
热兰遮城第一时间便察觉到了国姓爷舰队的行踪。揆一闻讯,立刻和凑巧拜访热兰遮城的赤嵌城指挥官描难实叮登上眺望台。
“传令下去,准备炮击!”揆一放下望远镜,命令副官道。
国姓爷必须从热兰遮城的南面进攻,通过安平水路进入海湾,除了这条路线,周边海域无处可容大型船舶通行。揆一等荷兰高层对此坚信不疑。描难实叮用望远镜观察,疑惑道:“不对劲,他们为何在鹿耳门按兵不动?”
“十有八九是在观察我军的行动。若知我军已列火炮阵伺候,怕是要落荒而逃了。”揆一嗤笑道。
“不对,他们似乎在设坛祭拜。”描难实叮皱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