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在岛上的两大核心要塞,热兰遮城和赤嵌城就此中断通讯。热兰遮城建在小岛之上,和位于现今台南地区的赤嵌城隔海相望,要恢复通信,只能仰仗巨舰出马。

“斯·格拉弗兰”号、“赫克托”号、“马利亚”号在揭幕战的第二日才终于完成备战工作。

5月1日,国姓爷郑成功正式向两座要塞送去劝降信,信中这样写道:

台湾本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不过是家父郑芝龙将此地租借给贵司使用。而今本藩要求归还,还望贵司能物归原主。本藩无意和贵司兵戎相见,更无强取豪夺之意,岛上之私有财产,贵司可悉数转移。一言以蔽之,还请贵司尽快交还台湾,若执迷不悟,本藩亦有办法——即便将贵国子民屠杀殆尽,也在所不惜!

第32章 火海

荷兰方面自然不可能因为这样一封信就开城投降。眼下岌岌可危的只有赤嵌城,司令官描难实叮不断向热兰遮城求援。

“不要自乱阵脚,‘赫克托’号已准备就绪,克日就会搭载数百名士卒前往救援!”揆一对前来求援的使者说。

“赫克托”号的规模不亚于战舰且全副武装,可谓是荷兰当局最后的仰仗。“斯·格拉弗兰”号的战力远不及“赫克托”号,“马利亚”号只在速度上占优,船的体积偏小,不适合作战。

揆一派遣汤马斯·贝德尔上尉率二百四十名援军乘摆渡船奔赴北线尾。这点兵力自然不可能和国姓爷军抗衡,揆一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赫克托”号上。

然而“赫克托”号和“斯·格拉弗兰”号连夜备战,终究比预想的晚了一些。

揆一在眺望台上观察了局势后,惊惶地喊道:“不妙,撤退,快给贝德尔发撤退信号!”

贝德尔上尉率二百四十士卒在北线尾登陆,朝国姓爷军步步逼近。按照原计划,他们将在“赫克托”号的火力掩护下攻击敌军,但“赫克托”号的出击却迟了一步。北线尾的海面上不见一艘荷兰船舰,而国姓爷的三艘兵船从鹿耳门出发,眼看就要抵达。

“速速传令撤退,否则要全军覆没!”揆一的号令已于事无补,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姓爷的“移动炮台”进入战场。操纵“移动炮台”的是郑家猛将,宣毅前镇陈泽。他舰上火炮的威力虽比不上“赫克托”号,却满载以机动性见长的巴生炮。

在巴生炮的火力掩护下,国姓爷的军队陆续成功登上北线尾。

“为何还不撤退!贝德尔在做什么,还没收到号令吗?”眺望台上的揆一急得直跺脚。

贝德尔上尉确实收到了撤退的号令,但事到如今,他已退无可退。北线尾上,郑、荷两军首次交火,有火力掩护的郑军源源不断地上岸,加入战局。贝德尔则孤立无援,无处可退。

“来人!传令给‘赫克托’号!”揆一的手心里全是汗,“中止备战,立刻出击北线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