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霍因毫无疑问是最年长的,她温婉而又不失坚定,掌控着全局,也调节着另外三人各异的脾气。
而在她之下么,希茨菲尔看出来柯梵是排第二,哈拉蒂妮是排第三,艾默菈最小排第四。
倒是和她一开始想的不同,原来并不是按春夏秋冬这样的顺序。
而且就连“春夏秋冬”也和她一开始想的不同。
按照《旧闻录》里汇总的传说,所谓的“执掌四季”,最多也就是在四季到来时确保“四季是四季”。
直接点说就是春天要有春天的样子,夏天要有夏天的样子。
别搞的春天发大水,夏天下冰雹,什么气候天象全部紊乱……所谓四季司辰就是负责管这个的。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根据阿霍因的说法,“四季政策”里,四季的交替是反复无常,经常要根据突发情况去改变的。
就拿她自己执掌的春天为例,阿霍因的春天不但适宜农人播种,风里还附带有她的生命神力。被这风吹拂的伤员、病人会以极快的速度恢复健康。
所以“春天”是否到来,并不取决于“冬天”是不是在它前面,而是取决于“是否需要耕种”,“上一批作物是否已经收割完毕”,“是否有足够多的需要治愈的伤痛”。
不过应该还是有规律的……
希茨菲尔一边听一边默默分析。
听上去四季规律被完全打散了,每个人都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原有的规律排列完全作废。
但实际上只要看重她们的目的,这个规律就还是可以摸的出来。
惠世。
这是四季政策的核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