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他敢联合一个此前对此一无所知的举人,联合从未见过的堂弟。

不沉迷于虚假的父慈子孝,不沉迷于朝臣的歌功颂德,他过于清醒的看清楚一切的本质,才一直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自己无害的人设。

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懂得伪装自己,这种能力,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天生的帝王。

他冷漠,无情,一切都在以利益为交换,以人性来判断。

然而,上苍给了他这样冰冷的模版,在诞生的过程中,却像是突然闪了腰。

他把苍生放在心上,他给与心腹绝对的信任。

他喜欢搞事,喜欢折腾,就喜欢看你们牙痒痒还奈何不了我的样子。

这样的皇帝无疑一个好皇帝。

但是比起“滤镜”来。

我团那种绝世反派的暗黑无情帝王风格实在是太戳人了!!!

那种威风凛凛的霸气,把阴谋诡计都写在脸上,让人忌惮,让人恐慌的潇洒。

庆顺帝看了不心动才怪。

眼瞅着团长显然不会被皇宫内的阵法给“超度”。

理所当然的把人留下来,想多交流交流,学上几分对方的气质。

聊着聊着……

发现对方对政务上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对于一些官场沉疴的问题,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想法……

于是原本只是稍微聊两句,逐渐变得想把“人”留下来了。

“妙啊!先生这一招,真的是妙不可言。”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倒并非是我的个人的想法。”

团长当皇帝,头脑,心性,人格魅力的确是拉满的。

但是要说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什么匠心独具的超凡能力……倒也没有。

他真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

周王室的落寞让人看到了诸侯分封制度弊端。

秦朝的轰然崩塌,又让人看到了军功体系的弊端以及郡县制的缺陷。

在推恩令之后,哪个皇帝不会用这一招,施恩宗室呢。

诸如此类的前任教训,以及锦囊妙计,在整个华夏历史上更是数不胜数。

这还是写在历史上能说的。

其实翻一翻建国后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国家从建国后一穷二白,到反过来能卡列强脖子……只耗费了七十余年……

这种逆天的成功,难道是因为我们善?

勤劳勇敢是真的。

谋算无双也是真的。

团长在这样的历史背书之下,自然是能提供很多对于大明来说相当有建设性的妙计。

庆顺帝立刻把团长的重要性排在了大圣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