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也对,这也是善事啊,否则外面那些人也过不下去了,既然如此,那我也要六名女子吧,正好我的酒楼里也缺一些帮手。”

这时,有人忽然高叹一声,第二个站出来前往报名,众人看着他那平平无奇的面容,一时间不知道他到底是谁。

总算是有人记起来:“哦!这不是满堂酒楼的店小二吗,没想到竟也来了,我记得名字叫钱、钱小二。”

满堂酒楼可是他们治都郡赫赫有名的酒楼,连酒楼都凑了热闹,众人便更加放心了,再加上此事也算是善事,于是不再犹豫,也都开始一一前去报了名。

不过根据协议,这些人就算要挑选流民,也要排在魔教后面,等到帐篷搭建好后,秦铭便亲自前往现场监督施粥之事。

但是施粥也有技巧,就算秦铭很想喂饱每一个人,可他深切知道若是养着这群人,这些人就不会靠自己的劳动赚钱,而是想着反正留在这里也会吃饱,不思进取。更何况,魔教也不可能永远施粥。

因而,秦铭只给他们劣质粗粮制成的稀粥,维持在勉强能够饿不死的计量,唯有在小孩或者老人时才会多给他们一些米。

可饶是这样,也会发生大人抢夺孩子的食物,儿子拿起父母的粥一饮而尽的情况。

这时,四周负责监督的许生等人就会蹙眉上去制止,甚至还会甩几棍子教训一下这些贪得无厌之人。

但秦铭知道,目前秩序还算平稳,但若不抓紧时间安置这些流民,很可能就会导致流民暴起。

他再三派人催促宋毅快些到来,终于在维持了施粥三日后,等到了宋毅派来统计流民身份的官员。

一听到以工代赈政策,几乎所有流民都眼前一亮,现在的他们只考虑怎么活下来怎么饿不死,不管有没有银子赚,只要能够进入城内,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纷纷都恨不得抢着登记表明自己的心意。

唯有少数人开始不满起来:“凭什么!为什么我们干活不给银子!哪有这样的道理!!”

那官府的衙差都懒得看他们,只不耐烦的驱赶道:“那你们就不要进行登记,自然就不会被城里人挑走,等你的银子去吧,让开让开。”

为了活下去的流民争着抢着开始登记身份了,而小部分人迟疑地想了想,还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屈辱的登了记,不过也真有一两个刺头不打算登记,却也无人理会他。

登记时要写清自己的姓名,原家庭住址,家里有几口人,是否婚配,擅长什么,还有专门的肖像师将人容貌粗略绘制,就算是一个凭证了。

“记住,你们的信息都记录在衙门,若是有人犯了事无论天涯海角都能找到你们,都安分守己一点!”

衙差冷着脸威胁着,直到流民们面露畏惧一一点头,这才恢复成笑容,对一侧的秦铭请示:“宋大人说您可以最先挑选他们,请。”

秦铭礼貌点了点头,却不主动站出来,而是对身边的沈浮白眼神示意。

这下,所有流民的目光便都落在他们的身上,一个个面露好奇,在他们眼里能够让衙差毕恭毕敬必非常人。

而且秦铭一袭青衣,气宇轩昂伫立一侧,光是看上去就有一种不泯于众人的气质,脸上的面具在阳光下银光闪闪,一看便是大人物。

而其身后走出的白衣青年更是相貌堂堂,看着也是个出尘的人物,却是这青衣人下属,由此可见青衣人的地位之高!

若是能够被这种人物看上,那岂不是吃喝不愁了?

众人皆目光希冀盯着那白衣青年,甚至开始打理起了衣着,就希望能够获得此人的青睐。

但谁知对方却只要求道:“会读书识字的人出列,随我一同去帐篷里。”

众人一听,顿时脸上露出浓浓的遗憾,唯有几人当即喜笑颜开地走了出去,挺胸抬头好不快乐。

也有几个有心眼的人眼睛一转便追了上去,管他会不会识字,反正去碰碰运气。

不过沈浮白却不会给他们钻这个空子,来到帐篷,他当即将印刷出来的三字经递给第一个人,让他随机选择一页读出来。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确定此人真识字,早已迫不及待的许生就会趁机问问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若是能够回答上来,便对江湖晨报所有重用,但若是回答不上来,也就去酒楼当个普通的线人。至于那些浑水摸鱼连三字经的字都不认得的人,许生就会冷哼一声赶他回去。

最终一番挑选下,有五个识字之人便正式被秦铭收编。

接下来就轮到衙门之人挑选三十名壮丁,随后才是城内的百姓,对于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流民,此时入选会更加容易,比如说铁铺需要一些学徒帮忙,织衣坊需要一些女工,钱小豆的酒楼也挑选了一些妇女,而沈五未则代替他的父亲前来挑选书童。

沈五未自然不知道为何自家父亲要选什么书童,但这位少爷在一顿棍棒教育下还是选择乖乖听话。

几乎来到城外,他一眼就看见了曾经来到他家做客的那位青衣人,顿时明白了自家父亲就是在为这位办事,可他仍旧觉得奇怪,按理来说他们沈家腰缠万贯,除非是大人物才值得父亲毕恭毕敬,而这人似乎不像是官府之人,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