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冷,店里的烤鱼好卖得紧,油豆腐用得多,是天天的不够卖。
竹林里落叶多,很少长杂草,孩子也去得。蒋小一让着二伯他们忙家里的活儿,自个带着三个孩子去山里砍。
这竹林是村里的公山,谁想砍都得,大家平日砍的不多,毕竟这竹子也就能拿来做些簸箕、箩筐、背篓、竹席啥的而已。
这些玩意儿做出来,那是一用就能用好几年,竹席就更不用说,刚编的时候有刺,但睡久了,竹面滑溜溜,是睡得越久越好睡。
村里的老汉们,大多都会做一些,庄稼人家不咋的会去外头买这些东西,所以卖箩筐,也赚不了几个钱,也就一些老人家,上了年纪地里的活儿做不了,又实在闲不下来,就编一些箩筐拿去卖,偶尔的运气好,十天半个月的,也能赚个几文钱。
但到底是不划算,因此山里的竹子就没啥子人砍,一棵棵的,又大又高,笔直得几乎要直入云霄,都不用挑选,进了竹林直接砍就行。
但一个人到底是砍不了多少,竹子砍倒了,还要把上头的小竹枝砍下来,忙了大半天,也不过砍了十来棵。
砍完了还得扛到山脚下去,竹子里头是空心,倒不算得重,一个人扛也能杠得动。
不过爬山本就累人,来回不过四趟,蒋小一是累得够呛,加上昨晚闹腾得晚,这会儿腰也酸,腿也疼。
蒋小二、蒋小三几个小家伙在竹林里撅着个小屁股在挖冬笋,哼哧哼哧的。
沈鸟鸟没挖过冬笋,不知道怎么的找,扛着一把蒋小一特地给他做的小锄头,屁颠屁颠的跟在蒋小二和蒋小三身后,蒋小二和蒋小三之前跟着蒋小一来挖过,大概知道怎么找。
三个小家伙在竹林里晃荡来晃荡去,看见开裂的缝儿,二话不说,扑过去就是一顿猛挖。
有的地儿挖下去,累得屁都蹦出来了,也没挖到啥,可有的地儿,还真给他们误打误撞,挖到了好些冬笋。
冬笋不大,就筷子那么长,但‘胖胖’的。
三个小家伙扫雷一样,竹林里被他们挖得坑坑洼洼,这里一个洞,哪里一个洞。
因为山头离家远,怕中午孩子们饿,出门前,蒋小一还特意带了些吃的。
临近下午,他从麻袋里掏了一大袋薯片出来,寻了块大石头坐上去,才朝不远处正在刨坑的几个小家伙喊:“饿不饿?先过来吃点东西吧!等会儿再挖。”
“好。”一听有吃的,几个小家伙立马扔了小锄头,一溜烟跑到蒋小一旁边,挨着他坐下,咔嚓咔嚓吃起薯片。
第93章
这薯片是白子慕拿了红薯做的。
红薯洗干净切成片,沥干水分油炸过后,金黄酥脆,家里这几个,不管是蒋小一还是蒋小二三个小家伙,白子慕那是了解得透透的,这几个都爱吃辣,出锅时他便洒了一些辣椒面,闻起来不仅香,吃起来味道更是棒。
几个小家伙吃得摇头晃脑。
“大哥。”蒋小二眼睛亮晶晶的:“这个薯片超级无敌的好吃,小二喜欢。”他嘴巴鼓囔囔,一片接一片的往嘴里塞。
“小三也喜欢了。”
“还有鸟鸟先。”
几个小家伙这些日子老是顶风找猪草,两片小脸蛋儿和鼻尖被吹得红彤彤,加上肤色白,看起来奶乖奶乖的。
蒋小一笑起来,挨个摸了摸:“喜欢就多吃些。”
“好。”
本来想着吃两下,填填肚子就干活,后头四人围着麻袋,一边眺望着远处辽阔的风景,一边叽里呱啦,吃着吃着,一大袋薯片吃完了,天也快黑了。
活儿做不了了,蒋小一只好带着他们回来。
蒋父见蒋小一走时装了一背篓的薯片,回来麻袋空荡荡,不用问他就晓得了,怕是竹子没砍到多少,薯片到是吃了不少。
蒋小一被他看得讪讪的,默默进了后院去喂猪。
晚上回来,煮了饭,蒋小一也没吃多少,白子慕又担忧了,摸了摸他额头:“怎么了啊?是哪里不舒服吗?怎么今天才吃了两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