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他谦虚的话,陶爷爷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喜欢小辈们保持住一颗学习向上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其他的爷爷奶奶们也很满意自己听到的。
“这些胎体还需要经过高温烧制,才能成为真正的瓷器。我带着大家去参观烧制过程。”说完,陶爷爷便引导着大家离开了上釉区前往烧制区。
在前往烧制区的路上,甘爷爷声音轻柔地跟江晓说:“其实啊,制陶不仅仅是技术活儿,更是一种修行。每一次制作都是一次心灵的沉淀,当你真正投入到其中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一种享受。”
【古蓝星学者:的确是这样,只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喜欢这样,才能享受到这种乐趣。】
【研究所研究员:很厉害,用泥土就能制作出这么多器具,古蓝星先祖们真的很有创造力。】
离烧制区越近越发感觉到空气中的热度,闷热的空气中传来敲击声,闷闷的声音一听就是瓷器碰撞的产生。
随着步伐的迈进,烧制区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这里不同于上釉区的宁静与整洁,而是充满了热力与活力。
几座陌生的大窑口矗立着,不时从窑口冒出几缕青烟,伴随着热浪扑面而来。一些爷爷奶奶正忙碌着,有的在检查即将入窑的半成品,有的则是在调整窑火。
“这是窑口,专门用于烧制陶器,以前的窑口需要人亲自控制燃料的用量把握窑内温度,但是由于高科技发展,现在的窑口只需要调整温度就能将窑内温度控制到位。”陶爷爷指着几口大窑口说着。
“制陶烧制的温度需要控制在700-800度,因为普通的黏土不耐高温烧制所以将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更加的合适。”
望着前面的几口大窑,让直播间里的人生出了一种敬畏之情,没想到陶器需要如此高的温度才能烧制而成。
【古蓝星学者:看来这里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独到之处,烧制环节更是考验工匠的经验和技术。】
【研究所研究员:是啊,现在的自动化生产线虽然效率高,但是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背后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是无法替代的。】
【蓝尾巴:我本以为这种陶器就是机器化量产,毕竟卖得如此便宜,看了今天的直播后我发现我错了,每一个都是经过无数人把关才能做成的成品,最终到达我们手上的都是精品。】
【古蓝星爱好者:我又去下单了几套陶碗,看了这个直播后我越发觉得陶器古朴大气,又富有韵味。】
陶爷爷指着前方最大的一座窑口说,“这是我们这里最大的窑口之一,它可以一次烧制上千件陶器,也是我们家族的骄傲。”
他开始解释起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控制火焰的大小和温度来确保瓷器的质量。江晓和陶晋聚精会神地听着,连甜宝也不例外,两人一猫不时发出惊叹声,显然都被这项古老技艺背后的科学与艺术所吸引。
“今天你们自己制作的陶碗即将放入这件承载着陶家上千年荣耀的窑口中,经由高温煅烧获得新生。”陶爷爷自豪地说。
“当你们的作品进入这个古老的窑炉后,他们将经历一场脱变,在这个过程中,火焰就像是魔术师,它将改变陶土的本质,使他们变得更加坚硬耐用。”
所有人听得入迷,连直播间里的大家也没例外,虽然他们不能亲自参与进这场盛会,但是他们能想象着陶碗进入窑炉在火焰中逐渐转变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期待。
陶爷爷似乎看透了他们的心情,微笑着继续说道:“每次开窑都是一次惊喜,因为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工匠也无法完全预测出每一件作品最后的样子。”
“火焰的路径、窑内的温度、甚至是天气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烧制出来的每一件陶器都是独一无二的。”
【蓝尾巴:听着很厉害的样子,所以我们买到的陶器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很神奇。】
【泡泡:为什么将这些称为艺术品,我好像有一点懂了。】
陶爷爷带领他们来到窑口旁边,准备将他们亲手制作的陶碗小心翼翼地摆放在窑内最好的位置上。
江晓和陶晋相互看了一眼,眼中闪烁着兴奋与紧张交织的情绪。甜宝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特别的气氛,安静地趴在江晓的头顶,好奇地看着人们忙碌的身影。
随着窑门缓缓关闭,陶爷爷开始点燃窑炉,火焰渐渐升腾起来,整个窑场弥漫着一种庄严而又火热的气息。
这一刻,不仅是江晓他们和直播间里的观众,连同整个空间都沉浸在这份等待与期盼中。
这份等待,正是从古蓝星延续到星际陶家的岁月,也是无数从古蓝星传承到现在无数家族共同的心路历程,是对古蓝星古老技艺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期盼。
随着时间的流逝,空气中的热度越发明显,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他们头上滑落,但是没有一个人提出要离开这个空间,都在等待着成品的出现。
“叮。”窑口停止了工作,众人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他们即将见证到最美的时候。
陶爷爷打开了窑口,一股热气铺面而来,随着热气的散开,窑内的景色一览无遗,待温度降下,陶爷爷亲自从窑内取出来他们自己捏造的陶碗。
陶碗在阳光下闪耀着温润的光泽,在阳光下呈现着黑亮,有一种略带古朴的远古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