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林醉听完了墨珣这么说,又定定地看了墨珣一眼。

他总觉得墨珣今天的态度怪怪的, 尤其是现在,比起几个时辰之前怪异感更甚。

墨珣等到林醉躺好了,这才小心翼翼地揭开被子的一角钻了进去。

在墨珣看来,林醉睡觉似乎一直很平静,鲜少有多余的小动作,而且之前似乎也是自己一直要寻他说话罢了。

想到这里,墨珣不由得面上一哂,自然就更不敢动了。

林醉等了一阵,却也没等到墨珣有别的什么动作。他自是想开口跟墨珣说说话,但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才好……

如此一来,待到他眼睛再次睁开,天便已经大亮了。

*

越国公所言非虚,宣和帝果真在隔日的早朝上就提起了,要派人作为钦差,到各个灾区开展工作。

这一次,主动请缨的人就不如上次那么多了。毕竟洪水至今未退,已经造成了数十万百姓的伤亡,流离失所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此行一路上必定十分凶险,就算是赈灾,那也难保路上会出什么变故了。

墨珣在太和殿外又听了宣和帝的近半个时辰的怒吼,但真正愿意站出来为他排忧解难的人毕竟少了。

“儿臣为愿皇上分忧!”锦硕王这就站到了中间,向宣和帝抱拳示意。

他本身作为大皇子,又是皇贵君所出,自然应该做出个表率才是。

原先锦硕王作为宣和帝的嫡长子,本就是最有希望被立为太子的。再加上他的父后又是冷家人,立他为太子可谓是实至名归。

帝、后感情甚笃,锦硕王原也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是十拿九稳的。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拿出了一个大皇子该有的姿态,向来勤恳。就算念书,也是得了父皇夸赞的……可是最后,宣和帝却搞出了什么“秘密立储”,却是让他一直以来在人前维持的良善形象最终成为了弟弟们背后的笑话……

但是,从锦硕王懂事起,他就认定了自己会是下一任的帝王,所以不管宣和帝做出怎样的决定,都不会动摇锦硕王丝毫的想法。

锦硕王本就是最早被封王的皇子,又是嫡出,身份地位也与别的皇子有所不同。就算弟弟们背地里笑话又如何,总归是不能越过他的。

赈灾一事自是“甘为鸡头,不做凤尾”,最先站出来的这个,自然是最能得到父皇刮目相看的!

“好!不愧是朕的大皇子!”宣和帝见状,果然龙心大悦。

其他的皇子们当然知道当这个钦差有多吃力不讨好,但若是能在这种困难的时刻做出一番成绩来,定是能让宣和帝刮目相看的。

虽说到灾区去十分危险,路上说不准还会碰上灾民闹事。可是,如果处理得好,那也是能得万民称赞的。

再者说了,既然已经料想到会有灾民集结闹事,他们出行必定会备足护卫、官兵。若是赈灾,那护粮的官兵自是少不了。

危险是有,但后期“收益”却更是巨大。

原先几个皇子就同站在他们这边的臣子和谋士都商量好了,此时却是慢了锦硕王一步。他们现在在心里已经把大皇子骂了个狗血喷头,但在此时却也不得不紧跟在他后头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大皇子此举,不仅让他们处于被动,还直接就得了皇上的青睐……

想到这里,几个皇子都懊恼着,早知道他们就应该在父皇一问的时候就先站出来了。

“儿臣也愿为父皇分忧!”

“儿臣也是!”

“还有儿臣!”

……

锦硕王自不必说,娶了正妃之后就封王出府,今年已经二十三四岁了。

而六皇子与七皇子虽然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三岁,但当年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两人均应了宣和帝的话,到地方上历练过了。那次回了京之后,便都被封了王。也正是因为有了那次处理事务的经验,这才被准许进入朝堂。

八皇子与九皇子虽是封了王,但却没有年纪太小,而没有上朝的机会。此次要为宣和地分忧,也就没他俩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