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渡魔成圣 慕沉歌 2442 字 1个月前

第120章 咫尺天涯

他已经于微茫山断崖抱剑观潮数月。

青年窄袖束腰, 犹如岩岩独立的苍劲孤松,手中执着一柄通体漆黑的长剑,只一斩下, 便是惊涛怒浪, 摧山劈海。

他只是轻轻嗤笑一声, 随手一弹剑身,道:“安静些。”

剑身震了震, 似在不满。

背后横断的山壁上, 是剑锋刻出的三个大字“舍昼夜”。

颜筋柳骨,引人入胜。那是圣人真迹。

若是修为低微, 见到此处笔迹, 定会失神片刻, 陷入空明之境,感受其中蕴含的儒道真意。

殷无极见了, 却一抿唇,眸中仿佛酝着晦暗风雨,对着谢衍的字迹扬起一个有点假的微笑来。

乍一看去, 端的是风度翩翩, 昂然轩举。

他纵身跃上山崖,伸手描摹了一下舍昼夜锋利的笔触, 从记忆中拾掇出几缕碎片,才按捺住破坏的冲动。

他似是想起谢衍拟定儒宗名字时的模样。

想当年, 谢衍还不是圣人,没有端起那副教人讨厌的清高架子。

“我费劲了心思才求来的枝条, 花费数十年,才植满了这寒梅林。”谢衍执着灵山取来的一支梅,细细嗅了嗅, 微笑道:“该取个好名字。”

“不如叫群芳妒。”殷无极徐徐吟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倒也是合这梅花的秉性。”

“你这性子倒是锋芒毕露。”谢衍笑骂,“自诩傲岸不凡,一丁点也没有中正平和的样子,看来我是白教你这几百年儒学了。”

“有其师必有其徒。”殷无极低笑一声,支着下颌,回顶他,“师尊只是藏锋芒于匣中罢了,若您当真善利万物而不争,又怎会有儒宗?”

“臭小子,一张利嘴。”谢衍倒不是真的斥他,反倒笑了。

“师尊莫恼,既然建儒宗是为开天下学风,那不如从劝学出发。”殷无极撩起袖子,露出一截劲瘦有力的手腕,殷勤地替他研开墨,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叫苦寒来,如何?”

“这倒不错。”谢衍在图纸上用朱笔一圈,写下“苦寒来”三字,欣赏一番,笑道,“道祖赠我寒梅一株,回头你陪我种下去。听说,它很难成活呢。”

“若不活,我就写诗骂它。”殷无极面无表情地旋转墨条,苦大仇深,“也忒不识抬举。”

“你对道祖很有意见?”谢衍见他神情,不禁嗤的一声笑了。

“不敢。”他嘴上越恭敬,眉眼却越飞扬,更显几分桀骜。

“道祖他老人家德高望重,与师尊志趣相投,把臂同游,徒儿怎敢对师尊的好友有意见?”

谢衍见他醋的毫不讲理,不但不生气,反倒打趣他:“别崖,开醋坊了不成?这么酸。”

他们就着规划出的儒宗图纸,谈到深夜又破晓,在辩论中推翻又重选了无数名字,每每落笔写下一个,脑海里都能浮现出未来宗门的雏形。废旧的纸张上,是从典籍里挑出的典故,一个个都寄予了美好的希望。

谢衍想要教化世人,四海靖平。他想要以公正为尺,以法度为绳,衡量天下,让公正得以实现,从此弱肉强食之上,仍有青天明日。

修真界强者为尊,他这弱不畏强,强不凌弱,以德治天下的愿望,也只是一纸荒唐言。

殷无极不赞同,但仍然护在他身侧,陪着他去做。无论成败。

他可以熬在灯下为他连夜赶制法器,可以让炉内灵火昼夜不熄,可以陪他清谈,与他辩论,听他一曲高山流水,解他一局千古寂寞。

唯独不甘心只做他的徒弟。

殷无极于山崖之上负手,冷漠地看着杳杳云雾。

他将过往思绪尽数收回,头也不回地道:“找我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