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乾隆十一年的圆明园之行后, 愉嫔彻底得了乾隆厌弃。
紫禁城侍奉的宫人都是人精,眼见着愉嫔在太后面前嚼七阿哥和皇后娘娘的舌根,不仅惹怒了太后皇后, 更惹怒了万岁爷,内务府、御膳房提供月例和膳食的时候, 不会如原先那般尽心了。
但再不怎么尽心,愉嫔还有五阿哥永琪作为依靠,他们到底不敢做得太绝。
愉嫔慢慢沉寂了下去。
过了一年,五阿哥永琪的圣眷也渐不如前, 愉嫔这才慌了。
儿子就是她的命,永琪怎么可以受了自己连累,不再受万岁爷喜爱了呢?
她前所未有地放低了身段, 主动从正殿搬迁到了偏殿, 并披发忏悔,吃斋念佛,种种举动,震动了后宫。永琪也跪在了养心殿前为母请罪,哭得哀戚极了。
乾隆沉声让他起来。愉嫔做的错事, 牵连不到孩子身上,永琪小小年纪, 倒是孝心可嘉。
一年的惩罚,倒也够了,皇后很快派人递了话,免了愉嫔的禁令。
愉嫔以为, 她的一番苦肉计还是取得了成效。永琪不再与自己相隔,从此她更是看永琪像眼珠子似的,叮嘱他要勤于学业, 不能被人比了下去。
永琪与愉嫔用膳的时候,眉宇间少见的有些烦躁。
愉嫔柔声问他怎么了,永琪吞吐了一会儿,还是把永琮睡觉和背书的事一并告诉了愉嫔。
说完,永琪垂眼道:“皇阿玛没有责罚,师傅更没有责罚。儿子原以为他不会背诵《千字文》,哪想……”
声音渐渐地低了下去。
愉嫔闻言没了笑,第一次斥责了永琪:“永琪,你好生糊涂!”
永琪知晓,是自己太过冲动了。这番动作着实不明智,他明褒暗贬地针对七弟,却弄巧成拙,宣扬了七弟的天才之名。
自己的行为太过浅显,说不定皇阿玛他们都看出来了……
愉嫔厉声道:“永琮一个六岁的娃娃,做什么跟他比?相差那么多年岁,他与你形不成什么争斗,又何苦惹了一身腥?”
永琪张了张嘴,反省道:“是儿子冲动了。”
他只是有些不忿,七弟身为嫡次子,富察大人是他的亲舅舅,还得了皇阿玛皇玛嬷的宠爱。除此之外,永琮天资不凡,师傅也明显偏疼他……
怎么所有好事,都落到七弟头上去了?
愉嫔斥责完,忍不住心疼起来,摸了摸永琪的额头,轻声道:“额娘都懂你的。但永琮碍不着我们什么,现下最要紧的是读书,不到两年你便要上朝参政,得把目标放长远一些,争取与太子相比较……”
永琪深吸一口气,坚定地点了点头,“儿子都听额娘的。”
*
五阿哥圣眷渐不如前,倒是常常与永琮玩在一处的六阿哥永瑢得了乾隆的亲睐,认为这个儿子纯善。
见多了人精,永瑢的傻乎乎就显得弥足珍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