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如果真的想让夜谷和外界接轨,德斯蒙特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这样。

不是让夜谷适应外面的环境,而是让世界都变成一个样子。

在通常的情况之下,人们喜欢以多数派的条件要求少数派,强行通过优势地位,借着“共识”和“经验”的口号,将异类改造成为平平无奇的大众之中的一员。

在这个过程里,难免会出现观念的冲突、反抗、甚至是流血事件。

他们对此“表示惋惜”但也“希望对方可以放下武器,和平考虑共存问题”。

当这种现象,发生在差距无限大的群体之间,产生的效应会愈加激烈、结果也往往会应合正轨。

正如几次声势浩大的、对异教徒发起的宗教惩戒,永远都是那批举着“神的旗帜”的人胜利。

这样说来,把目光转移到夜谷和外界的天然矛盾之上,结局似乎也没什么可以争辩的。

这座小镇再神秘、再独立,和数量庞大的外人比起来,终究只是“弱势群体”——当然,这只是在“常理来说”“一般情况”之下。

弱小和强大这对孪生的矛盾体,从来都没有固定的标杆。

威风凛凛的猛兽,也会有被微小的蝼蚁反噬的时刻。

更何况,夜谷虽然地方偏僻狭小、信息滞涩、人口稀少,但并不是后者。

只是在新任市长上位之前,这里的统治政策,一直都维持着独立自处的态度,鲜少与外界联系交流。

而对于内部矛盾漫天飞的外界社会,夜谷这个没有资源、没有风景、更没有显著建设的沙漠小镇,当然瞧不上眼。

这两边的冲突才一直隐而不发,平静得好似它们是一个和谐的共体。

直到一夜之间秩序大乱、人类的主导地位处于悬崖边缘,夜谷才以“天堂”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德斯蒙特幡然醒悟:“只要让他们适应了现状,夜谷的‘特殊’就将不再‘特殊’。到了那个时候,即使他们发现,这里并非想象的理想之地,也无法做出剧烈的反抗——夜谷还会是那个‘圣地’。”

这是非常聪明的一招棋。

因为在恐慌之下,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忽视潜藏在救赎中的、那些不对劲的细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