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书童

姜家的堂屋里,现下正有一个史无前例的古怪三角在僵持着。

分别是姜家的老爷,姜家的少爷,还有姜家新来的长工。

老爷看着长工,长工看着少爷,少爷看着老爷。

管家在胶着的空气中左右徘徊,犹豫片刻,最终选择上前两步,先朝姜老爷低声介绍了方屿的来历。

方屿是他亲自挑中的,其人的本事他当管家的自然再清楚不过,言语中颇有赞赏之意。

可他欣赏归他欣赏,姜老爷对自家儿子的德性了如指掌,如今见这新来的长工竟能迅速获得小少爷青眼,不仅欣赏不了,还生出些警惕之心。

焉知是不是耍了什么小手段,带坏了兔崽子?

姜老爷眼神不善,带着审视将方屿从头打量到脚。

姜天成无视了方屿几番向他投来的询问目光,转而对姜老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爹,你也知道我用惯了来福,不乐意旁的人同我亲近。若是这人我不喜欢,便是带去书院也很难静下心听夫子讲学,又有何用?方屿做事利索,咱们家那些狗都是他训的,我一向佩服得很。”

“何况来福只是娘亲病重回去侍奉,又不是不回来了,倘若他不好,换回来便是。或者……”姜天成试探地问,“要么我就不带书童了?”

“胡闹,”姜老爷拉下脸沉声呵斥,随后再次看向方屿。

方屿一人站在堂屋中央,除了表情有些无奈,人倒是显得落落大方坦荡荡。脊背挺得笔直,手脚舒展,一点儿看不出其他下人面对主家时身上那种常见的畏缩和卑微。

姜老爷心中疑虑更甚,问道:“你从何处来?年方几何?家中还有何人?为何来姜家的庄子?可曾读过书?”

方屿不慌不忙作个揖,道:“回老爷,我今年十七,是方家村人,同表哥一起出来讨口生计。不曾念书,但常用的字都识得。家中……”

方屿顿了一下,接着说:“家中再无旁人了。”

姜天成闻言心中轻轻一动,他是孤儿?

他去看方屿表情,却见他面上并无几分伤感,像是在陈述一个既成事实。

姜老爷的语气也稍微和缓了些:“那你既没去过学堂,家中也无人教导,如何识字?”

“年幼时家母曾教我识字少许,后来同村友人在学堂念书,我闲暇时偶尔也会替他们家里帮工,换他们教我读一些简单的书。”方屿道。

会识字念书是真,但如何学来的,自然是谎话。

方屿没有娘,方家也决计不会许他靠帮工念书。事实上,即便他有个弟弟天天上学堂,家中四书五经满箱,他也从未摸到过书本。

是他前世有了自己的营生后,为了看懂账本,也为着做买卖时不遭人欺瞒嘲笑,特去请夫子来教的。

虽比不上书生秀才们的满腹经纶,至少不再是一介白丁。

姜老爷是爱才之人,不然也不会为家中劣子荒废学业头疼,一听方屿如此好学,心中恶感已然消散不少。

加之一问一答间,这少年郎言谈有度,举止得体,一双眼睛干净坦然,不像什么包藏祸心之人,对他的戒备又去了几分。

他随口考校方屿几句,叫人拿来字词让他辨认,确信是念过一些书的人,那副稳重的模样,倒比来福当书童还要更合适些。

于是姜老爷彻底放下心来,松口道:“少爷既喜欢你,你便先暂且跟着少爷当一阵书童吧,工钱以庄上为准,你可愿意?”

方屿看向姜天成,小少爷歪坐在椅子上,也正晃悠悠地翘着脚尖看他,眼睛里闪烁着藏不住的精光。

方屿微弯唇角,挪开视线,“我愿意,但凭老爷和少爷吩咐。”

说什么“喜欢”,姜老爷敢说,方屿可不敢信。看姜天成那模样,多半是在憋着什么新鲜坏水,想要捉弄他。

只不过他并不在意就是了。

只要能帮上他的忙,如何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