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过年

方屿第二日去辞行时, 姜管家好一通挽留。

虽然庄子上也需要方屿这样的好手,但能将他们家少爷收……伺候得服服帖帖,甚至能让少爷主动念书的人才, 属实不可多见, 用在庄子上做做农活岂不是浪费?

不过方屿并不愿夺人所好,何况还是个刚没了娘的半大小孩, 便婉言谢绝了。

姜管家很是惋惜, 又道:“那你得亲自同少爷说一声。”他瞧着少爷在这少年郎面前比寻常开怀许多,想来定愿意开口, 留他一二。

方屿却说:“昨晚少爷已经允了。”

姜管家:“……哦。” 遗憾。

方屿收拾包袱径直出了府门,没有再去姜天成院里和他道别。

昨夜该交待的都说得差不多了,心里那点不舍, 说出来也是徒劳无益, 自己一个上下两辈子加起来活了几十岁的人,怎么好在小孩子面前显得扭捏?

反正只要姜天成安然无恙,他的目的便达到了。

方屿这样想着,说服了自己,走得十分坦然。

浑然不知院落中, 姜天成正蹲在雪爪跟前, 揪着那对狗耳朵指桑骂槐:“走了招呼也不打一声, 好没良心的东西。看看, 人早把你抛到脑门后了, 你还在这儿傻等。”

雪爪歪头, 吐出舌头讨好地摇摇尾巴。

姜天成心浮气躁,一把捏住狗嘴:“不许撒娇。”

回到庄子上, 请来的长工们都各自家去准备过年, 走得差不多了。

瓦舍中空空荡荡, 只有邻近庄户们的家中升起缕缕炊烟。

方屿重新规整了自己久不睡人的铺位,把被面洗了,和褥子一起挂到院中晒起来,又提水将瓦舍里外扫洒了一遍。

李一树前几日回家前特地来找过他,说把管事年终发给他的那份粮食都扎好了放在瓦舍外,因为太重所以没有送到姜府来,等开了年让他自去处理。

“每人还能领一只鸡十个鸡蛋,不过我想着你不知道啥时候回去,就没替你领,回头你去鸡棚里随便逮一只,”李一树这么说的。

方屿到了表哥说的地方一看,果然找到一堆米面蔬果,两条腊肉。

给长工们做饭的伙夫不在,他便把这些东西收拣了一点出来,当做这阵子的伙食。

现在想来,还好当时李一树没有直接把东西送到姜府去,不然他一个人回了庄子,岂不是要在年节上喝西北风?

安顿好后已是晌午,方屿拎着东西先去了伙房。

姜家发下来的粮食里头,一石是稻米,一石是磨好的小麦粉。他将米袋子束紧挪到灶台后面,只倒了些小麦粉出来,加上水和芝麻酱,在面板上搓成面团。

等着饧面的时间,方屿烧热了锅,切了一小坨腊肉下来,片成三四分厚,全都贴到锅底。

腊肉在锅里滋滋作响,肥肉亮晶晶的,煎过以后渗出不少油。

方屿把煎好的腊肉夹到粗瓷盘里,将饧好的面团扯下来擀开,用喷香的腊肉油烙了四个烧饼,就着腊肉吃起来。

用过饭,方屿先去犬舍看了看余下的狗。

这时间负责照看犬舍的毛毛是庄户家的孩子,听说他要独自留在庄上过年,极力邀请他去自己家,被方屿拒绝后,硬从家里给他端来一碗盆豆腐,抱了两颗水灵灵的大白菜。

“这是俺娘用新鲜豆子磨的,可香了,你和白菜一起炖,”毛毛把东西塞给他,又往上面放了一张红纸剪出的“福”字。

“俺娘还说了,过节要贴春牌,把这个贴门上,喜庆!”

方屿一一收下道谢,却有点哭笑不得。